这样茂密的野草,如果一把火点着了,呵呵,真的是和《动物世界》里播的非洲大草原上的野火一样,再也燃烧不尽了。
但是他没办法说不用火攻,此时能吓唬住民众的除了水火没有其他,说我仍一个原子弹无异于对牛弹琴,压根也没人会相信原子弹的威力。
再说,就是真的扔了原子弹也不会死多少人,和一场火攻或者水攻的效果差不多,因为人口面积覆盖率太稀了。一大片土地上压根就没有什么人,你扔个原子弹有毛用啊,这片地方上的人都死了,谁还帮你传播出去这些人是怎么死的。
还不如伍子胥用囤水的简单办法,一下子就吓唬住了徐国人,可比原子弹的威慑力大多了。
当然,伍子胥的办法对司吾城是无用的,司吾城周边没有淮河,那他吓唬钟吾国人只有用火攻了。
他不是要灭了钟吾国,他是要做一件让钟吾国人提起来就感到恐惧的事。让钟吾国的国君乖乖的听他的话,象依附楚国那样的依靠闵家,成为闵家的劳动力输入基地,就象当年欧洲扩张时期的殖民地一样,为闵家输送财富。
仲公子的农庄在司吾城外,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正是适合震慑司吾城的最佳位置。烧了仲公子的农庄,不过就是烧死几名奴隶、烧毁仲公子的一些粮食,又加上对仲公子的复仇是正当理由,这场火攻势在必得。
火攻的结果是为了打心理战,司吾城里的人远远看到城外浓烟滚滚,必定心生恐惧,就象伍子胥对徐国人的心理战,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以牺牲几个农庄里的奴隶作为代价,效果太显着了。
现在这话他不能和子库讲,子库虽说也不是烂好人,可也不是能和他心思一致的人,甚至在一些时候,子库的利益和他还是有冲突的,他只能做了再说。
他敷衍说:“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现在说什么都太早。”
转头假装看窗外的风景,不再多说话。
子库也清楚侄子不是那么容易听自己话的人,更何况这趟出征还是为了他复仇,他说太多阻止的话,难免会伤了子骞的心。
他拉拉盖着的薄被,关闭他这侧的车窗,闭上眼养神。
队员们在出发后,被通知这趟执行的是什么任务,虽然之前暗地里早已有了直接和间接的消息,但正式接到通知,还是不免有点紧张。队伍的气氛从出发开始,就变得有点压抑。
周书灿听不到前后马车上的说话声,敲敲车厢壁,对车辕上坐着的子青说:“让他们唱支歌,活跃下气氛。”
新村马多后,他的马车也进行了改造,把一匹马拉车改为两匹马拉车,这样车厢的空间就能大一些,子青、小书都能跟着他一块坐车,有个事传递的也方便很多。
马车比牛车走的快,队伍很快赶上之前出发的牛车队。在太阳下山之前,又点着火把结伴行驶了一段距离。在安营扎寨的时候,乘坐马车的国相也赶上了队伍。
这样算下来,整个队伍有两百四十二人。周书灿无言的笑起来,这么少的人,还是去攻城掠地的,让后世人知道了,会感觉是过家家,贻笑大方!
也得亏他是学先秦史的,不然打死他也不相信春秋时代的战争就是这种规模。想想公元550年前后多次的所谓国人起义,哪次不是都被记载在册,成了史书流传的着名事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可真的要究其人数,哼,说到底每次都无非是几十人而已。杀死一个恶贯满盈的大贵族,夺取贵族的“车马衣裘”,就被描述成了伟大事件。
队伍在行进的第二天,周书灿带着马队提前到了沂水边渡河,防止因为车多渡河耽误时间。
正如队伍昨日的气氛,哪怕是子青让人唱歌,也没有调动起来多少情绪,让周书灿有点后悔,不应该这么早把征讨钟吾国的消息发不出去。
因为气氛压抑,他和子库叔侄俩在同一车厢里也没有说什么话,更没有和国相交流。
情绪会传染,周书灿也没有了调动气氛的心情,任由队伍这样默默的行进。在队伍出发的第三天傍晚,来到了距离司吾城外和姜启的约定地点。
他在决定火攻钟吾国的时候,就派人骑马去通知了姜启,让商队在司吾城外驻扎,等着队伍的到达。
……
文和老仆回到公子桑府邸,公子桑还没有从宫中回家,姜启和公子冁君臣仍然还在大殿内等待。
尽管他们心中特别焦虑,面子上还是一片风轻云淡,只能从各自紧绷嘴唇上的苍白,看出来各怀心事。
等人的时间特别难熬,杜宰借机询问随从的安置情况,时不时的来回穿梭,算是找点事做。
是不能干坐着,公子冁挪到姜启的条几旁,低声询问一些新村的情况。
姜启心不在焉的应付,他总感觉心神不宁,好似有什么严重的事情要发生。
就在这时候,文和老仆回来了。老仆自是回去看他的门,文悄悄来到大殿里,跪坐在姜启身边。
“启公,我想和您说点事,能出去一下吗?是关于族长他们的事。”
喜欢仲尼弟子列传请大家收藏:仲尼弟子列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