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库看到周书灿下车,从队伍前方走过来,兴致勃勃的大声说:“子骞,我们休息一下了,喝点水吃点饭。”
“好的,叔父,您安排吧,我随便走走活动下。”
子库见周书灿裹紧外套缩着脖子的模样,“呵呵呵……咯咯咯……”笑起来,“子骞,你别坐车跟着车队走走吧,走走也会出汗发热的。你这样在车里待着会越来越冷,我看着你这小身板都替你担心,你可照顾好你自己,可千万别冻着了。”
停顿下又说:“子骞,你这头脑那么聪明,身体却不好,如果这两个匀匀多好。哈哈哈……”
周书灿不满的怼子库:“叔父您这是说我是能逗崩(只想脑袋不长个头的意思)吗?我的个子可不低,哼!”
“哈哈哈……”
“哈哈哈……”
周围休息的所有人都哄堂大笑,笑着逗比的叔侄俩。
周书灿明白子库是真的关心他,也不再和子库斗嘴皮,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进路边的草丛。
天气暖和,即使到了初冬,路边的草丛也没有进入枯黄季节,只是蔫蔫的趴在地上不再那么的有精神。
有灌木的枝丫完全脱光绿色,换上一副褐色的包装。他们是在尽可能的减少一切水分的蒸发,隐藏自己的实力,保证这个冬天不会挨冻,以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的格言,熬过到来的难耐寒冬,迎来明媚的春光。
是啊,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
周书灿弯腰寻一朵小小的金黄色小花,插在自己的鬓角。咯咯咯,虽说他是男生,可整个古代,男人就是插花的了。
男人簪花最盛行的年代还很多,比如南北朝、隋、唐、宋……又其是宋代,是男人簪花最鼎盛的时期,几乎是到了全民簪花的地步。
宋代重要的史料笔记《铁围山丛话》里也有记载,着名风流皇帝宋徽宗制定了详细的戴花规则,要求国家礼宾司(礼部)遵照执行。
春色何须羯鼓催,
君王元日领春回。
牡丹芍药蔷薇朵,
都向千官帽上开。
苏轼“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邵雍“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黄庭坚“乱折黄花插满头”“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等等,无不是对簪花的描写。
“小公,好看。我也来一个。”
周书灿不用回头,就知道这是槐又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