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白了俞大猷一眼:“老僵尸说没文化你还真没文化,明朝着名的抗倭名将都没听过?搞不好以后的战场世界中我们还会遇见这个历史剧情人物哩!”
矮胖子又摸了摸他那油光发亮的头顶,摆出一副憨厚的样子说道:“我只听过过戚继光……”
“他俩是一个时代一个系统的!”高壮女人懒得再跟这历史文盲说话了,转身问向文雅青年:“不过老大,这《剑经》是怎么一回事,你给我们掰扯掰扯呗?”
“《剑经》是名将俞大猷总结了练兵经验写下的书,他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名将,非常重视兵器在战阵上的实用性,而所着《剑经》虽名为‘剑’,但其实讲的是‘棍’,实为棍术而非剑术。
“有人说这俞大猷是以长棍为剑,平日里练好了棍法,在双头装上利刃,在战场即可杀敌,故把棍法命名为剑经。
“也有人说这与古代战场实用剑术的失传有关系,而俞家棍则是经过战场的实践和考验的,实用性很强,俞大猷为仰慕古人剑术高风,故把自己的棍术命名为剑经。”
青年男子说到这里,手中利剑已然出鞍,寒光四射。
他手轻轻抚上,如同触碰熟睡的爱人一般地小心翼翼。
“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晋代的时候叫翘关,唐时称作掊,宋朝时称为棒,在明朝的时候棍有种叫法叫做长剑,清开始才开始叫棍并沿用至现在。因为剑经着于明朝,所以将棍术秘籍称为《剑经》也不足为奇。
“而据我个人猜测,剑自汉代之后作为君子专用之器,俞大猷所处的朝代,武人地位不高,被文人打压得厉害,他把棍法称为剑经,应该也有紧跟潮流时代附庸风雅之意……
“但无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没多少人知道这一点,更不用说会有人去研读《剑经》这种在现代社会中没什么用的东西。而那个叫阿勇的小子张嘴就提《剑经》,要不就真的是曾经努力浸淫过此道,要不就是在……”青年看向矮胖子。
矮胖子摇摇头:“他这个人,怎么说呢,不是说怂,只是不知道以前受了点什么刺激,不爱冒险,或是说不爱冒没把握的险,在实际行动中往往不太爱出风头,但却很讲义气。我看他刚那架势,怕是以前真练过棍法。”
美人横目瞪来,矮胖子只当没看到。
“那么说来的话,他若熟悉棍法,这装备对他来说算是很不错的了,他应该是真的不想出售。”美人说道。
“既然不想卖,那他拿出来装个什么逼啊?”毛五气结道。
矮胖子哈哈大笑:“五哥你这情商,该怎么说你呢?他这不是帮这女的解围来么?拿出来也就是为了镇一镇这摊主让他不要太过张狂,方便之后讲价罢了。”
喜欢无限最强团队请大家收藏:无限最强团队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