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州,广阳郡,广阳县城外,三十里官道之上。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一支五万人的幽州军,手持兵器,身穿扎甲,正在急行军之中。一杆黑底绿字的“刘”字大旗,迎风招展。
刘和身穿甲胄,腰悬长剑,策马骑行在最前方,不时的转过头,心急如火的喊道:“快!传我命令!加速行军,加速!加速!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故安。”
“这……公子啊,士卒们急行军,都已经一天一夜了。士卒们,很疲惫啊。恳求公子,能否让我们休息一下?”一名军侯策马而来,一副气喘吁吁的模样,对着刘和,抱拳说道。
“休息?放屁!你知不知,父亲大人…已经病危。紧急招我前去,万一…父亲大人,有个三长两短,那该怎么办?不行!绝对不行!”刘和想也不想,大声出言斥责道。
“可是……公子,在这样下去,我怕……会引起兵变啊!”军侯无可奈何的看着刘和,担忧的说道。
刘和刚想开口说话,不料,耳边却依稀传来:“公子!刘和公子!我是鲜于银…”
刘和赶紧转过身去,双眼向前眺望,发现二十余骑,纵马狂奔疾驰而来。
“吁~!公子,公子啊。我…可算是找到你了。“鲜于银勒马急停,赶紧下马,跑到刘和身前,双膝跪倒在地。
“鲜于银?你怎么在这里?我父亲呢?他怎么样了?快说?“刘和看见鲜于银,心里仿佛有一种不详的预感,火急火燎的下马,抓住鲜于银的肩膀,大声质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呜~呜~呜!公子啊,老主公他……去世了!“鲜于银情绪激动,浩浩大哭道。
“什么?父亲…去世了?不!这不可能!鲜于银,你快说,是不是袁绍杀了父亲!你快说啊?”刘和顿时心乱如麻,死死的抓着鲜于银的肩膀,撕心裂肺的大声喊道。
“公子啊。主公他……是被气死的。主公临走之前,亲口嘱咐我,要好好辅佐公子,让公子返回蓟县,自领幽州牧。”鲜于银对着刘和,伏地叩首,颤声叙述道。
“啊!!!袁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刘和,对天发誓,总有一天,会杀了你,已报此血海深仇!”刘和拔出腰间的佩剑,剑指苍天,仰天咆哮道。
“全军,听我命令,出兵,夺回涿郡,杀呀!!!”刘和现如今已经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心中只想着报仇。
鲜于银赶紧起身,双手死死的保证刘和,苦口婆心的劝阻道:“主公啊,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鲜于银!你想干什么?难道你想阻止我,为父报仇?“刘和将佩剑,抵在鲜于银的颈脖处,面色不善的看着他。
鲜于银浑然不惧,一副赤诚之心的模样:“主公啊,知道老主公为什么会失败?而且是一败再败,就是因为,我们幽州军,兵甲不齐,将领不够勇猛。袁绍麾下,猛将颇多,别的不说,就说那上将裴元庆,一对亮银锤,重达两百多斤,有水缸这么大。一锤下去,三五人,粉身碎骨啊。我军的将领,多数…是被裴元庆锤死的。主公啊!这样去,不是去报仇,而是去送死啊!”
“你…鲜于辅,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刘和现在是心乱如麻,不知所措的问道。
“主公啊,现在,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领兵…返回蓟县,登上幽州牧,继承老主公的基业。您别忘了,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可是对幽州虎视眈眈啊。”鲜于银苦口婆心的劝阻道。
“………啊!!!袁绍,你给我记着。杀父之仇,来日必报!呼~呼~呼!下令,撤军!”刘和左手握紧成拳,指甲深深的刺入肉中,用最后一丝理智,咬牙切齿的喊道。
“主公英明!主公英明!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要受尽苦难,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鲜于银听到刘和撤军,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随即出言恭维道。
喜欢三国之召唤称雄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召唤称雄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