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了,只是这并不代表风平浪静,朝廷之上每天都是议论纷纷,争吵个不休。
只是这争吵的内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东瀛王国。
处理东瀛王国与以往打下领地治理,差距可太远了,东瀛从来没有处于过华夏战区的统治下,根本没有这个传统的习俗,而且人口也是众多,最让他们头疼的是那里的反抗情绪太重了,虽然东瀛王国已经是宣告覆灭了,甚至于所谓的天皇现在还在京师里呆着,但是不代表那里已经是安然无恙了。
但那里的支出根本没有少上多少,一直在打治安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一定是困难重重。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东瀛之土,当分置郡县以治之,丈量土地,分置郡县,由朝廷派遣流官,一如其余诸省。”
“不可,若全然如此,其难度之艰巨,必然是无可想象的。”
“难道就因为困难就不去做吗?”
“这位大人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以为这东瀛之土,尽皆化外蛮夷,强行以流官治理,定然反抗不断,那东瀛王室在那些蛮夷之中素有威望,不若选那东瀛王室一人复归东瀛而治之……”
那大臣侃侃而谈,说了很多晦涩婉转的话,不过大家都是东瀛王室之中选一傀儡罢了。
“不可!此举……”
刘鸿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事实上到了现在他已经很少在这朝会上发表什么看法了。
不是因为什么,而是他作为开国皇帝威望实在是太大了,无论他说什么只要一句话下去,那么所有人都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这样下去可不好,现在还好说,他自认还算是个明君,如果以后老了,自己变得昏聩了,却还是习惯性的乾坤独断,那问题可出来了。
就算他老了也依旧英明神武,但是这样的一个传统留下来了,那后世之君呢?绝对一个个效仿,权力的滋味他太懂了
能够乾坤独断,身为天子,又为什么要把权力分给别人?恐怕这样的想法就会在后世之君之中留下,根深蒂固。
所以到了现在,哪怕他真的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想要说的,也都会暗示心腹或者几位大臣开口,无论实际情况如何,至少形式上,要做到足。
反正以后真要论功绩,未来世人评价也绝对不会少,他一分,哪怕是臣子的意见,最后执行下去的不也是明君吗?功劳最后还是得算到他的身上。
“启禀陛下,臣有一法!”
差不多的时候,诸葛亮走了上来大声的说道,到了现在,张居正已经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下去了,换上了诸葛亮,倒不是因为做错什么,而是因为算算时间,那张居正已经在当了十年的首辅了,根据刘鸿定下的规矩,内阁首辅十年一届,若非立下如挽国之将倾这样的盖世奇功,不得连任,纵使连任也最多两届。
“爱卿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