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否认,很容易被立即打脸。
所以只能如实通报给临安宋庭,让他们来决断如何应对,金国可以予以适当配合。
想想也真是讽刺,原本水火不容,不死不休的两个政权,现在隐隐成了盟友,只因为共同的“敌人”徐还。
得到金国确认之后,赵构越发有些慌张了。
说明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那么问题来了,赵佶如今何在?
回临安?
倘若如此,自己该当如何应对?
在这个讲究孝道的时代,太皇和父亲的双重角『色』,会让他疲于招架,尤其是犯了一对错误的时候。
赵构并不想要这道枷锁,更不想承担风险。
“官家,皇若真回临安,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官家亲自侍奉,并无不妥。”
秦桧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赵佶回临安固然棘手,但至少在朝廷的掌握之,不担心出其他幺蛾子。
“臣担心的是皇到了洛阳,然后有人……挟皇以令天下,甚至挟皇以令天子。”
“呃……”
赵构顿时脸『色』苍白,这才是最为可怕的状况。
太皇徒有虚名,可若是真掌握在徐还手,下的诏书也是有效力的。
哪怕是针对他这个皇帝,父有所命,儿子难道能不执行吗?
不孝的罪名他承担不起。
事到如今,已经远远不是证实柔福帝姬身份这么简单了。
某种程度,徐还是要握一张王牌在手,然后……所图甚大。
怎么办?
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否认此事?
甚至找个人冒充皇?
无疑都是办法,可风险都太大了,只要真正的皇赵佶出现,会立即被戳穿。
这不同于指摘柔福帝姬的身份,天下有太多人认识皇赵佶,只要找几个老臣出面即可。
临安敢轻易否认吗?一个公主的真假可以矢口否认,但睁着眼睛不认爹这种事,赵构绝对是不敢的。
后果太严重了。
“官家,从金国给出的事发时间推测,也许皇尚未回到大宋,也没有到达洛阳。”
秦桧沉『吟』道:“所以,我们还有机会。”
“会之的意思是?”
“皇回銮,所途径路段那么多,要么在金国控制下,要么是朝廷掌控之地,所以严加盘查,说不定会有收获。”
秦桧道:“尤其是洛阳附近,倘若能够发现皇的踪迹,官家至孝,应当立即迎接皇回临安,父子团聚,共享天伦。”
“是是!”
赵构连连点头,旋即沉『吟』道:“倘若父皇不愿意来临安呢?或是有人阻挠呢?”
“官家需有诚心和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请皇南下。”
秦桧沉『吟』道:“官家,恕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必要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皇落入『奸』人之手,否则后患无穷。”
秦桧没有直接说出那几个字,但赵构却听的清楚明白,这是要他在必要的时候——弑君弑父。
百度搜索品.书,网的小说站!
喜欢大宋之重铸山河请大家收藏:大宋之重铸山河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