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知道,王凌投降乃是情理之中,只要不是太傻之人前来陈述厉害,给予了大义的台阶,王凌都会降。
王凌投降的主因并非并州之乱,这乱局,只是给了他投降的民族大义名分。其看到了汉国武器之利,他自然知晓守邺城也是守不住的。
丢了邺城,等价丢失冀州,就算情有可原,王凌回魏也得担任失职之罪,死应该不会,但多年不得重用是肯定的,如此,安能不降。
“尔等是要监视于吾吗?”王凌看着守护自己身侧的两百锦衣卫。剩余八百,自是赵东分派进入了各部将领身边保护。
“汉国军规,锦衣卫千户以上入军中,自为监军,但不得干涉主将任何决议,唯保护主将安危之责。
凡遇险境,主将战死,所有护卫之锦衣,军法从事。王将军大可放心,在我等锦衣卫全数殒命前,再险要之境,将军也可安然无恙。”
赵东昂首挺胸,不急不缓的说道,他们有这个自信,他们撑起金人神功,必护得主将安危,若真遇绝境,唯死战尔。
“王凌将军,锦衣卫乃陛下亲军,专职护卫陛下之责,有锦衣卫保护,是所有上将之荣誉。
卑衍将军东莱战败,所有锦衣卫掩护卑将军撤回,尽数为国尽忠,锦衣卫不会干涉将军战事决议。”嵇康解释,当然,主将无反叛之心,锦衣卫的确誓死保护主将,而若有反叛,可能就不同了。
卑衍在东莱战败时,卑衍本以死谢罪,但自己的军中政委直接阻止,卑衍战败之责,不由主将自己判断,得经由陛下圣裁。
调令东莱所有锦衣卫销毁军功设施、掩护卑衍调集所有将官撤离等等。
王凌询问,也就是拉不下脸面而已,他的兵卒,汉国没时间整合,被监视是肯定的,被监视总是不好听的,而赵东如此说,也算得给了台阶,他自不再追究。
“王将军,并州戡乱,望将军暂时听从毋丘司令调遣,亦请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手书一封劝降毕轨。唯与毕轨合兵,同入并州方可快速平定乱局。”嵇康躬身,往北方作揖。
“末将遵旨。”王凌也对北方参拜,遥遵国君,这是所有臣子之礼,其实,他觉得还有一种可能,这就是汉国的一出计策,以民族大义让他投降。
不过又如何呢?之后他也只能说得重了汉国之计而已,本就有投降之意,如今有了台阶,哪怕是非常弱智的计策,他也顺着走吧。
……
与此同时,在太行山行军的毕轨也遇到了山涛一行,毕轨听闻后,派探子回探,控制了山涛一千人,继续往冀州行军。
并州匈奴左贤王刘豹叛乱,这的确有可能,但他不相信自己还没接到消息,而汉就已知晓,到得大汉知晓消息,再派使者来劝降,这起码得月余时间,时间上完全不对。
“毕刺史,此时折返,还有一丝可能在刘豹之前返回壶关,占据主动,再推迟,悔之晚矣!”山涛还是继续劝说,陛下已民族脊梁为重,以尽快救援并州为上,他虽不甚赞同,但也需尽力而为。
“山学士,先操心你自己吧,若探子探得并州安然无恙,你就不是使者,而是用计之人,本将会用你祭旗以振三军。”毕轨也有隐忧,否则在其喊出祸乱军心之言时,就已将之灭杀。
而他留下这二人,自也不是打算降汉,而是觉得,若匈奴真的叛汉,他还可借汉国而用之。
喜欢星主三国请大家收藏:星主三国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