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03章 从幕后走到台前(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而财富在五十亿以上更是不算多(……至于隐富和无形富豪什么的不在讨论之列)

1200ksw.

而如果是纯粹的资金的话,达到五十亿元更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

即便是杀猪榜排名前一百的估计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次性拿出五十亿元现金。

更不要说五十亿元之于普通人的意义了。

一个架构和机能完全正常的社会对于大宗资金的流向感知还是相当灵敏的。

当林灰手中的资金达到五十亿元的时候,不可能不被注意到。

财富聚集到一定程度虽然形式上仍然属于个人。

但在花费这笔钱的时候也将接受社会的监督。

也必须接受监督。

同样是买原油,五百块钱买原油跟五十亿元买原油对社会的影响终究是不一样的。

某种程度上,量变的积累引发质变。

随着财富的增长,林灰想不被注意到几乎不可能。

虽然财富增长到五十亿元并不容易。

但以林灰过往财富积聚的速度来看,五十亿并不遥远。

和苹果方面以及超级细胞方面达成那两个程序的转让基本上资金就突破十位数了。

再之后利用十亿元想搞到五十亿对林灰这样一个有着先知优势的人来说更是易如反掌。

事实上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白手起家赚到十亿元的方法。

但从十亿元赚到五十亿,即便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人也能想出几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依靠十亿元的巨额资金,仅仅是依靠技术,对于重生之后的林灰而言,想赚五十亿也是易如反掌。

毕竟林灰脑海中太多先进的技术了,随便拿出来就能赚好多的钱。

总之,林灰想赚五十亿元也不需要太久。

这也意味着几乎用不了多久林灰就会进入到大众的目光中。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被动着等着别人去将林灰抖出来,还不如林灰主动从幕后走到台前。

这样起码能多几分的从容不迫。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林灰还有很多其它的考虑。

总之虽然林灰答应贺教授接受采访的建议很干脆。

但林灰内心深处是经过十分慎重的考虑的。

对于这件事的得失林灰已经想得很清楚。

林灰知道,如果人生是一个游戏的话。

当接受从幕后走到台前,大概也几乎等同于林灰的新手保护期即将结束。

不过林灰并不畏惧,并不是所有的重生者都有积累了几乎十位数资金才出新手村的机会。

林灰早已做好了迎接未来更加复杂的挑战的准备。

除了从幕后走到台前的这个转变之外。

随着财富的增长像林灰现在这种类似于“单机游戏”的发展模式似乎也有点另类?

其实从纯粹的技术价值角度来说,林灰是可以一直“单机”到十一位数财富的。

毕竟林灰脑海中太多高价值以及高附加价值的技术了。

随随便便一些后世烂大街的技术就能换取很大的财富。

并不是林灰在夸张,虽然林灰尊重“前人”的智慧。

但不可否认时代是在飞速进步的。

在技术方面纯粹领先七年以及七年以上可以说是优势巨大。

从纯粹技术角度上讲,“单机”刷十一位数的财富是可行的。

但这个社会不止是用技术以及冰冷的金钱度量的。

还要考虑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如果当财富突破十一位数的时候林灰进行的还是类似于“单机游戏”的发展模式。

将会对传统经济学、金融学以及社会学提出一项全新的课题。

毕竟按照人们过往的经验,排除财富转让、继承、赠与、权/力寻/租等手段之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个人仅仅是依靠独立的力量而不架构组织是很难将财富提升到百亿元以上的水平的。

如果林灰真的能一个人做到这个份上,无疑有点惊世骇俗。

虽然很装逼,但对林灰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虽然不至于被切片研究吧,但也少不得要被各种机构讨论。

这并不是林灰想要看到的。

有的时候,过于标新立异就是一种罪过。

因此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正常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好。

而且涉及到以后要做的事情。

林灰仅仅一个人去奋战终究是不现实的,林灰需要很多人为其摇旗呐喊。

当然关于具体的这些还是要等以后再说。

此时对林灰依旧是有些遥远。

现在林灰还是要将眼下的事情做好。

跟贺教授通话大概过去半小时左右。

林灰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

电话那头是个声音还算清雅的女声。

言谈很得体的样子,说话让人蛮舒服的。

电话那头的人自称为胡欣,是《数字青年》的记者。

胡欣称要跟林灰进行一次访问,要同林灰约定一下访问的时间。

虽然林灰先前对于此次对于采访他的官/方媒体有过一定的猜测。

并且料定采访他的官媒十有八九就是官/方报刊。

但听到是《数字青年》来进行采访林灰还是有些意外。

《数字青年》刊载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家电。

虽然《数字青年》这个听上去很像是一些普通电子杂志。

但林灰知道的,《数字青年》这个刊物可是《中国青年报》的子刊之一。

后者可是正儿八经的_直属机关报。

虽然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官/方报刊的分量还要差一些,但在官/方报刊里也算得上分量很重的了。

《数字青年》虽然只是子刊,但并不妨碍该子刊随《中国青年报》一起发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教育部门、军队。

林灰记得这份报纸光读者就在百万以上。

这个传播量在一份报纸里面可以说是乱杀了。

再加上新媒体的助力,该报的传播范围可以说比林灰先前估量的还要大。

能被这样的刊物系统报道的话可以说是相当荣幸了。

尽管林灰先前对官方的采访有过一定的猜测,但林灰原本以为应该也就是省报之类的。

而且林灰此前觉得即便是省报估计也只能是晚报之类的不那么太正式的官方报刊。

浑然没想过规格居然这么高。

喜欢穿越:2014请大家收藏:穿越:2014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