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凡拿出《修炼注解》翻到介绍道种的那篇,道种乃万千大道之雏形,只具其形,不具其意。
道种的凝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借由他人之道,这个李云凡已经知道,而且只有对道的感悟颇深之人才能凝聚出这种可见的道种碎片,而完整的道种则是有人身死道消之后留下的,莫书楠炼化的雷道种子,和董山抢走的火道种都是这一类,这样的道种不但可以助地星境的修者凝聚道种,而且那些道意相近的修者,也可以拿来强化自己的道,当然效果好坏主要看道的高低。
另一种方式自然就是靠自己感悟地之道,其实大道千千万万,感悟不难,但是有高有低。
注解中,道种篇第一句就是“人无仙凡,道有高低;阴阳有分,乾坤无极。”
前半句很好理解,后面半句主要道的力量有强有弱,但是主要与使用者如何去运用有关,没有绝对的强与弱。
按照《修炼注解》中所,李云凡盘膝五心朝,更加亲近周围空间中的道,然后真元下沉丹田,随后缓缓流过奇经八脉,行过三三九周,最后汇于双眉之间,百会穴之下,前世称之为松果体,注解中称其为目。
李云凡全身贯注,气机交感,这其实是每个修者出门之时都会做的,只不过李云凡有些奇葩,至今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属性。
真元汇聚,李云凡泥丸宫元神突然睁开双眼,李云凡眼中出现一片五颜六色,很快又发生变化,最后大部分变成了蓝色,部分为绿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奇怪,注解中所,每个人开目之时都是固定的,为何自己的会发生变化,而且按注解所有,自己适合水和木的修炼。”
道最常见的就是以五行为基,先感悟五行中的其中一条,凝聚自己的道种进入飞星境,凝聚道种之后不是你永远就只能走这一道,其实所有的道你都可以去领悟,倒是仅仅是一条道可能就要耗费无数精力,你确定你有足够的寿命让自己悟无数的道么。
这样的下场很可能就是道行驳杂,修不得进,最后一事无成,化为枯骨。
当然最初大家悟出的大多为道,或者旁门左道,你也可以在往后的修行中,加入其它相关的道,走向更深层次的大道,就如水之道可以变为冰之道,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又可以变为更厉害的雨之道。
又如火之道,可以进化为炎之道,掌握地异火,焚灭地。
这就是大道万千的真正意义,所以你如何理解你的道,直接会影响到你道的强弱。
李云凡仔细研究后,还是决定以水之道进入飞星境,本来更想走木之道,见识上次的木雷之劫中居然带有生死之道,李云凡感觉这应该是个很厉害的方向。
可惜李云凡对于木之道理解太过粗浅,现在根本无法短时间入门,估计是因为李云凡坎水封禁的招式,反倒是水之道更为顺利。
李云凡目开启后,周围水系的灵元明显更为亲近,让星核金丹保持在一个可以维持的高速运转,全身星核加速吸收周围的灵元,李云凡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修为的飞速增长,而元神神识着不断想象着水之道。
注解中只有深度的去理解和感受,才能体会力量的真谛,只有了解它,才能掌握它,当你心如明镜,心思通达的时候,明你就接触到晾。
李云凡无人指点只能自己摸索,日子一过去,这石灯空间中景物一尘不变,时间的概念及其模糊。
李云凡只能不停的提升修为,感悟道,修为倒是每都在增长,不过道种到现在也毫无头绪,其实此时李云凡已经可以用真元模拟出水来,只不过道似乎不止这么简单。
(本章完)
喜欢逍遥神墟请大家收藏:逍遥神墟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