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初年,初建的大明朝刚经历过元末的战『乱』,社会生产经济遭到很大破坏,『政府』财政自然也是入不敷出,于是朱元璋想尽办法开源节流。
他先是在秦淮河畔开设了一个『妓』馆“富乐院”,里面养着一群国『色』天香、『色』艺俱佳的官『妓』。相传他还亲自为富乐院题写了一副门联:“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语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富乐院建立之初,是禁止官员涉足的,只允许商人进去享受。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宣示“海内太平,与民偕乐”的盛世气象,二就是为了赚钱。
明朝前期商品凋敝,实在没有多少有消费力的商人,于是自然而然地,这些青楼的消费主体变成了朝廷官员。各司官员退朝之后,就到十六楼饮酒寻欢,当然少不得叫来歌『妓』佐酒。至于酒足饭饱之后富乐院自然也可以留宿。
富乐院的生意好,于是朱元璋又相继下令建设了十五座酒楼,和开始的富乐楼一起合称十六楼,这十六座“国立『妓』院”里面,全是教坊司的美貌官『妓』“坐台”。
古时的“『妓』”,原本单指“女乐”,按照规定,官『妓』可以“歌舞佐酒,然不得私侍枕席”,意思就是只陪酒不陪睡。但实际上只要客人掏得起钱,便可以在这里面纵情享乐,也没关系。
到了宣德朝时,官员狎『妓』饮酒、纵情声『色』的风气更盛,宣德皇帝觉得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于是严令整肃。他一举将大明朝两京十三省的所有“国立『妓』院”全部取缔,并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官『妓』制度”。至此,喧嚣了数十年的南京十六楼慢慢归于沉寂。
然而这场“扫黄”运动也只是收得一时之效。虽然官『妓』取消了,但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市『妓』与私『妓』却越发繁盛,到明中叶之后,已是遍地都是娼竂『妓』馆。
基于人的本『性』,皮肉交易这种最古老的生意根本无法完全杜绝,李元利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也没有想过将秦淮河上的青楼『妓』馆全部取缔。
“全部强行关闭肯定不可能,不说对南京的经济是个打击,就是如何安置那些也是件头痛事。禁止官员士子入内也只是一纸空文,他们有的是办法躲避。宁人先生可有什么妥善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确实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顾炎武想了好一会才说道:“王爷,要想完全杜绝青楼『妓』馆基本上不可能,反而更助长私娼私『妓』之风,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得慢慢来。”
私娼私『妓』就是暗娼,她们不向官府缴纳税银,而且躲在暗处更加不好管控。
“依学生之见,可从那些拐卖女童的喇唬入手!秦淮河的,有一部分是自愿卖身,而更多的是自幼买来养大的,这部分卖入青楼的女童,就有不少是拐来的!”
“先将这些喇唬清理干净了,日后这些青楼要想再买进女童便难了不少。然后再为这些登记造册课以重税”
“最主要还得从改变风气入手”
喜欢明末之巨宼逆袭请大家收藏:明末之巨宼逆袭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