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龙泉,王康问唐姬:“龙泉变成县了,要不要筑城?”
唐姬回答:“暂时不筑。如果敌人都打到这里来了,我们也差不多该灭亡了。如果是为了对付小股土匪、山越作乱,下一步这里的工厂里有许多建设兵团的人,他们轻易也不敢来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建厂、修路和建驿站、商场、收购站这些方面,把这里先发展起来,以来有钱了,建个城墙还不容易。”
“好,按娘娘的思路办。”
“当然,县衙还是要建的,不能像以前宁海县那样,让县令在家里办公。”
“诺!”王康、刘晔一听都笑了。
“另外,王康给这里配几个强手来,刘晔不能缠到鸡毛蒜皮的事务里去,他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钢铁。”
“诺。”
“好了,我和刘晔单独谈谈,刘晔就开始上任吧。”
唐姬把刘晔叫到卫队临时营帐的中军帐。唐姬说:“我让你在这里当县令,一是把这几个厂建起来,新工艺摸索出来;二是培养发现人才,然后带着这些人去其他地方建厂,让我们的钢铁量成倍成倍的翻上去。”
“我们产的钢铁主要做什么?”
“我叫你来就是要给你谈这个问题。军事上,我们再做一些‘轰天雷’就行了,暂时不忙大发展,我们周边没有大的诸侯,董卓的骑兵过来我也不怕。因此,我们的钢铁主要要用于江南的发展。”
唐姬把笔和纸递给刘晔,接着说:“第一步,生产钢制斧头、锄头、镰刀等劳动工具,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当然,我们也要挣钱,要发展就要有钱。这个阶段,你发明两个东西,一个是锯子,锯木头用的;一个是钉子,钉木头的,提高做家具的速度。”唐姬画了锯子和钉子的图画给刘晔。
“第二步,生产矿山工具,包括钢钎、手锤、锹、镐等,提升采矿速度。第三步,生产铁锅,到时候我再教你做沙模的方法。你想想,铁锅家家都会买,我们会挣多少钱?”
“家家都会买?那需求量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是啊,所以你说我们要多少钢铁?后面,我们还要用钢铁造房子、做轮船,等等,需要的钢铁是个无底洞,所以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我一定不负娘娘的重托。”
“嗯,但只靠你一个人不行,要组织许多人一起来做,所以要培养人才,我也会想法发现培养一些人才。”
“好,娘娘,您放心吧,我会努力的,有进展我会及时向您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