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次翁和罗汝楫对视一眼,他们已经在京师做了好几年高官,这种场景实在有些熟悉。
他们心头皆是一沉,随即赶紧退到一边,尽量与陈政贤保持距离。
见陈政贤沉默下来,赵桓却不打算放过他,而是说道:“怎么,不说话了,说说你在河东任上的仁政,说说你是如何在河东路布政司左参政的位置上,唆使地方衙门,从银行拿出钱来,给到你的外甥,你的外甥又是如何欺骗百姓去修路,却将从银行借贷出来修路的钱,分给那些官员的,再说说你拿到了多少?”
“陛下,臣万万不敢啊!”陈政贤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吓得全身冒冷汗直冒。
“诶,这么快就跪下来了?”赵官家脸上依然还带着笑容,“你来跟朕说说,跟在场所有人说说,朕哪里有说的不对?”
“陛下,臣绝对不敢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
“哦,你也知道这件事大逆不道?”
“臣……”
“来。”赵桓用剑鞘轻轻捅了一下陈政贤的肩膀,“起来,跟大伙说说,这样的生财之道,一年能赚多少钱?”
“臣……”
“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陛下,臣绝对……”
“还敢在朕面前饶舌!”赵官家突然翻脸了,怒吼的声音响彻在垂拱殿内,吓得一边的王次翁差点双腿一软跪在地上。
陈政贤则将前额贴在手背上,瑟瑟发抖。
“你去问问你那个聪明的大外甥干了什么!”
王充?
陈政贤感觉脑瓜子不够用了。
他……
赵官家怎么会知道王充?
王充不过是上党县的一个商人,这大宋朝有无数商人,别说王充,即便是一个县令,甚至一个知府,赵官家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关注。
他这疑惑也实属正常,毕竟一个人的垂直管理边界也就在15个人左右。
超过15个人,管理效率就会随着人数增多而下降。
皇帝如果真的要精细化管理,恐怕最多最多也就管理到尚书这一级别,再过问侍郎的工作,基本上就会处于长期熬夜加班的状态。
甚至可能排班混乱,毫无重点。
让赵官家去关注一个县里的商人,这确实是为难赵官家了。
也正是因为人类社会存在着管理边界问题,才有大量信息隐瞒和不对称。
可是赵官家现在偏偏就知道了这个王充。
“你是不是在疑惑,朕为何知道王充,还知道他是你的外甥?”
“臣……”
“哦,忘了,你自己好好看看王充说了什么。”
童贯连忙将王充的招供书呈递上来,赵桓轻轻扔到了陈政贤的面前。
当然,这份招供书是附件。
陈政贤双手颤抖地拿起来,看了开头一行,就吓得用头开始撞地,撞得砰砰作响:“陛下!臣是冤枉!”
“陈卿何故如此心急,何不看完再说?”
陈政贤强作镇定开始继续看。
周围的官员们已经神色大骇,虽然暂时还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可见这架势,事情恐怕非常严重。
喜欢强宋崛起请大家收藏:强宋崛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