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说道:“诸位难道不怕天子震怒?”
“天子震怒又如何?”文松说道。
“看来诸位是真的对我天朝一无所知了。”
何施堂说道:“天使,若是没有其他事,请吧!”
张邦昌和方正言抱拳说道:“告辞。”
说着,便离开了大理国朝堂。
一般人做事是走一步看一步,牛人是走一步看三步。
但其实赵桓,喜欢走一步看五步。
从交趾灭亡的那一刻,大理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早在赵桓刚回到京师的时候,身在交趾的吴璘就接到了他的命令,随时准备北上,进入大理国。
但实际上,吴璘真正接到备兵的命令,是靖康八年正月的时候。
那时候,赵桓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开始对大理动手。
因为国库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印交钞的计划的实施,大灌水需要各种商品快速填充市场,海贸和北境联蒙抗金,也需要大量茶叶。
这是一个全局性的大战略,能从大理国挖出一大批茶叶,赵桓是绝不会心慈手软的。
当然,赵桓绝不会蠢到大张旗鼓让吴璘北上。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先挑拨大理国童氏的跋扈,借口挑战天朝秩序出兵,出兵是从成都调主力,实际上成都的并非主力,而是幌子,吸引大理国主力北上与宋军对峙。
真正的主力其实是吴璘的交州兵马。
大理国的局势算得上很有趣。
段氏想要借此机会压一压童氏,童氏认为大宋管得太宽,借着大理国地势山川,不将大宋放在眼里,甚至有意想要给大宋一个下马威。
大宋就希望童氏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才有借口好出兵帮助大理国清君侧!
如此一算,三方好像都觉得自己赢了?
正月初二一大早,韩世忠抵达都里城。
他要亲自坐镇辽东,指挥辽东战局。
耿着说道:“韩都护,早上刚从高丽传来的新的情报,再次确认过,北边的金军已经全部撤离,并未再发现金军的踪影,齐王殿下希望亲自领兵北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韩世忠叹了口气,说道:“暂时打消领兵北上的念头吧,金人将高丽北部大部分地区都劫掠殆尽,那里一片荒芜,想要跨过鸭绿江,奇袭辽阳,有千里纵深,孤军深入是大忌。”
“嗯,下官也赞同韩都护,高丽北边需要与民休息,金军也不会再贸然进入高丽,都里城来自高丽的威胁算是彻底消除了,现在我军集中兵力拱卫复州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复州的局势如何?”
“我军伤亡不少,截至目前已经有六千多人阵亡,负伤者也有三千多人。”
负伤者只有阵亡者的二分之一,说明战场极其惨烈。
“金军的主将叫李成,是金兀术的心腹,靖康二年在刘光世麾下,刘光世抛弃邯郸,他投降了金人,此人治军倒是有一套,军纪严明,且爱兵如子,据说颇受金军士兵拥戴,这一路金军战斗力非常强悍。”
耿着指着地图说道:“目前金军还在围困复州,复州城内有一年的粮食储备,只要金军攻不进去,人心就不会出问题。”
“张荣还有多少兵马?”
“张荣尚有四千,呼延通也还有七千人,复州军民一共三万人。”
“登州还能抽调人过来吗?”
“听说沧州那边之前抵御金人,损失惨重,连李纲李相公都负伤,登州的不少军民都抽调过去正在重建,现在要调派人过来,很难。”
“都里城还有多少人马?”
“尚有一万。”
“暂时足够。”
“下官担心金军随时增兵,金国对辽东的策略似乎变了。”
喜欢强宋崛起请大家收藏:强宋崛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