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结束后的午餐,摄影团队带我们去了一家藏在巷子深处的菌子火锅店。推开木门,浓郁的菌香扑面而来,混合着土鸡汤底的鲜美,让人瞬间饥肠辘辘。
"这是本店的野生菌拼盘。"服务员端上一个竹编的篮子,里面整齐码放着五六种菌子,有的像小伞,有的像珊瑚,有的则皱巴巴像脑花。
瑶瑶好奇地用手指戳了戳那个长得最奇怪的:"这个黑乎乎的叫什么?"
"见手青,"服务员笑着解释,"碰到手会变青色,所以叫这个名字。"她放好沙漏,"菌子要煮满15分钟,沙漏漏完前千万不能动筷,不然会中毒的。"
"中毒会怎样?"瑶瑶眼睛亮晶晶的。
"会看见小人跳舞哦。"小王插嘴道。
沙漏缓缓流动,菌子在翻滚的汤底中沉浮。瑶瑶托着腮帮子盯着锅,像只等待投喂的猫。当沙漏还剩一小半时,她突然伸手去拿筷子:"好香啊,要不我们偷偷尝一块?"
我一把按住她的手:"陈老师,你试试,一口下去就能看见小人了。"
瑶瑶拍了我一下:"这么快就原形毕露了呀你,徐子墨就想谋杀亲妻呀你。"她故意板着脸,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全桌人都笑起来。小王打趣道:"两位老师感情真好,拍婚纱照都能演出小品来。"
终于,沙漏滴完了最后一粒沙子。服务员揭开锅盖,菌香四溢。瑶瑶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汤色金黄,菌片在碗里微微颤动。
"小心烫。"我提醒她,却见她已经呼呼地吹着气喝了起来。
"好鲜!"她眼睛瞪得圆圆的,"比沈城的蘑菇汤鲜一百倍!"
我尝了一口,确实鲜美得不可思议,各种菌子的风味在舌尖交织,有的脆嫩,有的滑腻,有的带着松木的清香。瑶瑶吃得鼻尖冒汗,时不时从我的碗里偷走她看中的菌子。
"这块牛肝菌是我的!"我护住碗。
她眨眨眼,把筷子转向小王碗里的鸡枞:"王老师,这块能给我尝尝吗?"
小王哭笑不得地让出了菌子。一顿饭吃得热闹非凡,菌汤加了三次,最后每个人都撑得直揉肚子。
"回沈城就吃不到这么鲜的菌子了。"我遗憾地看着见底的锅。
瑶瑶擦着嘴,忽然眼睛一亮:"老板!"她招手叫来店主,"你们这边的菌子有干的没毒的吗?我爱人很喜欢,想买点回去也能吃到。"
老板是个憨厚的中年男人,闻言笑道:"有啊,羊肚菌、松茸这些晒干了都没事,回家炖汤一样鲜。"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市场,"那边就有卖的,我给你们写几个靠谱的摊位。"
结账时,瑶瑶掏出钱包——自从我把工资卡交给她后,家里的财政大权就彻底易主了。我看着她付款的样子,忍不住凑过去:"李管家,给我留点零花钱呗。"
"看你表现。"她扬了扬手机,转身又问老板,"羊肚菌炖汤要放什么配料?"
老板热情地讲解起来,瑶瑶听得认真,不时点头。我站在她身后,看着她脑后随着动作轻轻摇晃的发髻,想起今早在洱海边,这个发髻上还披着白纱。
不过半日光景,我们从婚纱照里的神仙眷侣,又变回了为一口吃的讨价还价的烟火妻妻。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既要洱海日出时的浪漫,也要菌汤锅前的馋嘴;既要白纱飘飘的仪式感,也要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
离开餐馆时,
## 菌香满溢的市场
吃饱喝足后,我们按照老板的指引,拐进了古城边上的农贸市场。刚踏进去,浓郁的菌香就扑面而来,比火锅店里的还要浓烈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