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这么随手的一条微博,竟然能够炸出这么多人出来。
实在是...
太意外了。
他还以为,自己微博里的粉丝都是公司买来的僵尸粉呢!
没想到...
竟然都是真实活跃的用户。
“请问一下...今天不是元宵节吗?怎么都端着手机,不多陪下家人?”
张昊再次更新微博,道。
这次...
张昊学聪明了。
在发微博之前,已经关闭了声音提示,以及震动模式。
果然...
张昊的这条微博,再一次验证了,他的微博粉丝,并不是那种僵尸粉。
评论...
999+
“张导不也是再玩手机吗?”
“元宵节而已,那是小孩子过的节日,我们大人嘛...自然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啰!”
“话说,为毛元宵晚会一点儿也不好看?张导能来一期吗?”
.................
留言区里,各式各样的回复都有。
张昊起先还一条一条的看的很仔细。
但看到最后,眼睛都酸麻了。
实在是没有太多的精力,去一条条的细看了。
不过...
粉丝留言中,有一条信息让张昊很感兴趣。
“张老师,我是你的铁杆粉丝,从《华国好诗词》栏目开始,你所有的一举一动我都有关注,我想说的是,此等良辰美景,张老师能否为我等作诗一首,以增乐趣?”
看得出来,这位粉丝绝对是张昊的真爱粉。
就连说话,都文绉绉的。
张昊点赞了他的留言,并在下面评论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同时,因为张昊点赞并留言的缘故,使得这条留言瞬间置顶到了首条。
“哇...张导要作诗了。”
“板凳已备好!”
“时隔多年,终于...终于...”
“张老师总算记起他诗人的身份了。”
.................
能够记得张昊诗人身份的,无疑都是最开始的老粉丝了。
看到这里,张昊也是一阵唏嘘。
是呀!
曾几何时,他顶着华国年轻一代第一古诗词大家的头衔出道。
至今...
已经4个年头了。
从23岁的年轻小伙儿,变成了如今的27岁大叔了。
虽说...
在圈内年纪也不算大。
但...
人生又有多少个4年呢?
晃眼而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张昊更新微博,上传了一首诗。
这首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名字或许并不怎么出名。
但是...
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可是经典中的经典。
“......快点来大神翻译一下。”
“不愧是年轻一代的古诗词大家,这首诗...绝了。”
“学渣表示看的不是很明白呀,能来学霸解惑吗?”
..................
“张老师的这首诗,大致意思是,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请问张老师,我翻译的是否正确?”
微博名叫茹佳子的粉丝,@张昊,问道。
张昊一个大赞点过去,并确定的赞同道:“完美的翻译。”
“不就是说相思之情嘛,还整得这么文雅,不懂你们文艺青年的世界。”
“张老师别伤心,张琪师母只是回家了,并不是不回来。”
“很美的一首诗,珍藏了。”
“八卦一下,张导这是...分手了吗?”
...............
各种留言都有。
张昊看着这些留言,也是哭笑不得。
不就是发表一篇古诗词么?
怎么就变成我分手了呢?
虽然...
这首诗词有点这个意味。
但那也并不代表着,我就真的身处其中呀!
文人嘛...
大多都是借题发挥的。
见自己的微博这般活跃,张昊一时之间,诗兴大发。
“来猜猜,这首诗的意思。
“祝情造意云中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