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普澄禅师(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陈子昂拜倒在地说:“多谢兄台相救,你可算是救了我一命,没有此书,说不定我只能一辈子寄人篱下,甚至沦为乞丐啊!大恩不言谢,日后你到金陵仁和堂找我,我定当以恩公相待。”

在金陵待了四五日,李丹又乘船来到南海观音的道场普陀山。游了法雨寺、惠济寺,已是第3日,他又来到香火最旺的普济寺。此时他身上只剩下30辆银子,要想捐一大笔香火钱也不可能。但他知道佛门圣地,钱财香火并不重要,重要是礼佛敬佛的真心。面对慈爱的佛光闪闪的南海观音,他一连拜了九拜,最后在心里许愿:但愿冲儿早日归来与我共享荣华富贵,不!浪迹天涯,行侠仗义。

拜了南海观音,他又捐了一两银子的香火,虽然只是一两银子,但在众多香客中也是格外显眼,他问知客僧,方丈普澄禅师,此刻可有空?

“不巧得很,方丈此刻正在参禅,施主可稍候片刻,如无必要,还请不要打扰。”

“那我就等两个时辰吧。”

李丹在普济寺闲庭信步,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幽静的庭院园中,有翠竹,有梅花,有兰花,甚至还有牡丹。此时正是腊月,腊梅开的正艳,他正在赏梅,忽听的一声轻快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回头一看却是一位高僧。他脱口而出:“失礼了,不知你是否方丈普澄大师?”

高僧点点头含笑道:“是不是方丈不打紧,这里有的是一位参禅的老和尚。”

“大师说笑了!我乃李丹,与普慧禅师有一面之缘,且曾聆听他的教诲,今日慕名前来,也为礼佛参禅,我有三问,还请大师不吝赐教。”

“你从何方来?去往何方?”大师一出口就是禅语,他也是试探李丹是否有慧根。

“我从西方来,去往光明大世界西方,不知可否?”

“可以不可以。您所去的西方是光明大世界,也是极乐彼岸世界,只要佛性不灭,慧根尚在,就有可能到达彼岸。说不可以,是因为由此去西方光明大世界,要跨越重重障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可到达彼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大师语出惊人,如当头棒喝,已入菩萨之境。

“妙哉妙哉,我有一问,大师是普慧的师兄,那日我在大雁塔礼佛花了五百两银子,而今日只花了一两纹银,这有何区别?难道说长安要好过普陀山,普慧要高于师兄?”

李丹也不是凡夫俗子,此问看似简朴,实则蕴含丰富哲理与禅意。不同境界的人,回答截然不同。

“非也!当日你在长安可能有数万两身价,而今日在普陀山里只有数十两银子,你连回到长安的盘缠都不够了,能捐出一两银子已经很慷慨了,何言师兄不如师弟?况且人心如大海波涛,说变就变,此一时彼一时也,您礼佛的真心却没有变,我有何懊恼?”

“嗯,我还有一问,大师乃世外高僧,为何院中要养这么多花卉?这是用来观赏的还是用来看破红尘的,或者用来排解寂寞的?而且梅兰竹菊与佛门净地是适宜的,你为何还要养象征富贵的牡丹花?”

此问更妙,与佛祖拈花微笑颇有渊源,但大师却连佛祖这一掌故提都未提。他的参悟更像是现代哲学家和人生导师。

“花乃大自然的精灵,也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它象征着美,我参的是真善美,要想练就一双慧眼,光有慧根,善根还远远不够,美是关键。我作为佛门弟子,实乃佛祖种下的一株花儿,看着这些花儿,我有时就灵光一闪,化作了佛祖座旁的一朵花儿。至于牡丹,它在俗世是象征富贵,但我还未参透富贵与人生与人类文明的影响力,所以我需要多多关照它,期待灵光一闪。”

“嗯,还有一问,一个男人,如果有足够的本事获得众多美女的芳心,不是普通的男欢女爱,而是心有灵犀,情有独钟的爱情,他为何要拒绝其他美女,将自己的命运与妻子捆绑在一起?”

这一问尤其淳朴、接地气,如能参透,即有返璞归真、顿悟成佛之妙,后来的唐僧玄奘即是例证。

“情有独钟也好,一往情深也好,只要你不是抱着占有美女、享受美色的心态来与她相处相爱,一夫一妻,一夫二妻,甚至三妻四妾也是可以的。关键是你要随缘又追随内心的本真,不要强求,机缘未到,强迫自己执着于某一女子或妻子的爱,也不现实。”

“我还有一问,请问——”

“打住!李施主前来本来只有三问,到现在却有第四问,是不是画蛇添足了?你本有慧根,悟性极高,有些问题不必强求别人的答案,眼下你不必要详加讨论,更需要潜心修行。”

“修行?哪里有这样一个绝佳的所在?我可否在宝刹修行三个月?我愿再捐十两银子,因为还要赶回长安与妻子团聚。”

“好的!渡人不如渡己,但若能渡一有缘人,也是我一大功德,请吧。”

喜欢神偷太岁请大家收藏:神偷太岁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