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1章 合并(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朔风凛冽,宣大总督驻地阳和口。

北直隶的新一批观政官在这里协助管理边市,举人入仕的傅云龙就在其中,授从八品观政官,接受宣大总督洪承畴直管。

此时边贸正处于一年中的收尾期,也普遍是官贸,宫里握着庞大财富,民间资本无力竞争,大量的塞外牲畜被少府、内府两支隶属皇室的经营机构采买;边地贩运牛马为生的豪强也普遍遭到收编。

没有少府或内府的批文,他们无法正常出入关卡,自然无法参与边贸,将边地廉价的牛羊驱赶到南方贩卖。

少府、内府垄断边贸牲畜交易后,转手就补充到各地皇庄内增加劳动效率;唯一能与少府、内府竞争的是太仆寺。

太仆寺采买的主要是各类良种,重质量,不再依靠数量。

随着各地卫所清屯、清军工作进行,太仆寺的业务也开始恢复,只是各地牧场先后被划走归各省直辖,太仆寺只剩下一个监督的职责。太仆寺反而失去了庞大的收入,只剩下鼓励、监督地方畜牧发展,以及繁育良种的技术活。

北直隶试行两税法的同时,也进行着各方面的改革,宣大也在波及范围内。

在简化了军制、编制后,又开始简化税法;现在紧跟着又开始简化行政编制,北直隶将取消直隶州、散州这类夹在省府之间、府县之间,不知是第三、还是第四级的编制。

这意味着一百九十三个直隶州、散州会被取消编制,也意味着七品县官和四品知府之间存在巨大的升迁差距。

知州编制被取消,也是最直接节省冗员的措施;原本直隶州、散州的知州是从五品,夹在七品知县、四品知府之中,能平滑升迁路线。

现在州一级编制彻底取消,散州并入府,直隶州或扩充为府,使得县官在地方上已无法转升到知府,最佳的办法就是回北京、南京过度。两京新的六部、五寺体系中,有大量五品、六品职位。

这能增加京官、地方官之间的流通,使得中枢时时刻刻都有熟知地方实际民情的官员。

这也是大明官制二百多年不断发展的趋势,基本上成化以后,御史、六科官只从地方知县中选拔;再也没了新科进士充任御史、六科官的例子。

州一级编制取消,也意味着从九品到七品官之间缺少足够数量的过渡职位;所以过去府、县科房长吏、副手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动。

原本只是县科房长吏提升为从九品,纳入吏部督管范围内;州科房长吏从八品,府科房长吏从七品。

现在县科房长吏为正九品,副手为从九品,以正八品县尉代替无品级的典史,县丞、教谕也确定为正八品。典史干的事情和县尉一样,只是名字不一样,权限少于县尉。

县尉的设立,许多从九品巡检司也就可以撤销了;巡检司本就是百户所降格来的,卫所体系衰败后,反倒轮到巡检司耀武扬威起来。

府一级的科房长吏为正七品,副手为从七品;这就使得县一级的科房长吏得到晋升后,只能委任他们担任八品官的县丞、县尉,进一步打消过去官、吏之间的隔阂。

州一级科房存在,那么一个县科房长吏得到晋升,很可能会充入州科房、再充入府科房,始终缺乏主政一方的机会。这明显是具有歧视和打压的,取消州一级编制,县科房长吏升迁后,就能调任其他县担任县尉、县丞,为他们升迁知县铺平道路。

北直隶试行两税法改革,也将宣府、大同府纳入北直隶辖区;这两个地方历来和直辖也没区别。

宣大两府并入北直隶,今后民政就归北直隶巡抚督管;洪承畴这个宣大总督职能更加单纯,只负责宣大两府的边防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