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小艰难不好经营,一边要学大明爸爸的气概,一边还得留退路,算是活学活用,里子面子两不落。
朝鲜国君留在汉城能激励平山、开城两道防线,却让朝鲜台谏官误判,先后在二十四日上奏规劝国君……亲征。
御史官们不成熟的想法自然被驳回,二十五日阿敏渡大同江即将攻打中和时,平壤、平山防线之间的黄州军民士气崩解,也不战溃逃,加速朝鲜各防线精神压力,事情传到汉城,二十六时朝鲜国君惊慌出奔前往江华岛。
有莽古尔泰牵制皮岛、云从岛明军,阿敏进攻步伐犀利,驱逐朝鲜仆从军为先锋,在老将姜弘立率领下,一万多剃发后的朝鲜仆从军仿佛一股洪流,一战击破平山防线,阿敏的进攻步伐才停下。
他们正面是大部分平山守军后撤集结的开城防线,兵力集结避免了被建奴分个击破;江华岛在开城、平山之间,从侧面支撑防御,让阿敏无法集中全力攻击一处。
于是乎,轰轰烈烈的建奴占领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活动开始了,也激发了普遍的义军。
义军堵国门,朝鲜的老传统。
阿敏先锋三万人马,朝鲜仆从军大概一万出头,汉军八千,蒙古仆从军三千余,余下的是不到七千的八旗军。
八旗制度是军政一体的制度,萨尔浒之战后建奴体系中有大量依附汉军、蒙古仆从,姜弘立带着投降的一万出头朝鲜军。所以后续战争期间,八旗军很少以单独一旗为作战单位,而是混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即八旗每个牛录出兵多少,将兵役具体分派到牛录,如东海盐寨,就每个牛录出兵四户。东海盐寨的建奴不是整齐的牛录单位,而是在所有八旗各牛录中抽调组成的。
这样做好处很多,可以增加八旗各部融合速度;如果各旗单独行动,势必增加旗主对本旗的影响力,有增大隔阂,助长分裂思想的隐患。
而且每个牛录因为战争折损、生育不同,各牛录强弱不一,以牛录为指挥单位,也会有战力不均匀、部族姻亲抱团现象之类的问题。
这次也不例外,每个牛录出兵二十四人,算上一些人带的奴仆,阿敏手里有大概七千的八旗兵。
仿佛剃发留辫有士气、战力加成,姜弘立手里的一万多朝鲜军队是在萨尔浒之战中投降的正规军,多是火器军种。这些年陆续裁汰、补充,数量变化不大。
进入朝鲜战场后,作为先锋,战况又激烈,姜弘立手下的军队也是一边折损一边补充。
阿敏有意压制下,姜弘立手里的朝鲜仆从军规模始终受限……到目前为止,参与几次屠城后,姜弘立手里的朝鲜军队已出现怠战情绪,抢到了金银,谁还想继续当先锋送命?
阿敏在休整,莽古尔泰已开始在海岸边设立营寨,封锁、防御皮岛、云从岛明军。
他在等,等代善率领的后继军队,集结兵力以多打少,是建奴奉行、追求的战斗效果。
朝鲜战局的溃败速度……别说吕维,明军心里都有准备,反正比日本侵朝时的表现强多了,依旧强的有限。
对于屠城,明军普遍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可以试想一下,萨尔浒之战若是明军大胜,建奴还能活下来几个?
边患问题,唯有屠城最为高效。
喜欢大朙药丸请大家收藏:大朙药丸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