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1章 僧道政策(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年头穷人没资格当僧道,这是有钱人的兼职。

几乎任何一个僧道都是当今时代的知识分子,能吃好喝好的殷食人家出身。放到汉唐时期,这就是典型的良家子、府兵来源。

虽然很不想搭理僧道这堆烂摊子,可自己打着仙家旗号,这本来就该是自己的根基力量。不去捋顺、收拾这个盘口,反而会引发很多不好的现象。

至于天师道张家,大明朝皇帝眼里这就是个摆设,洪武皇帝一句话就废掉其天师名号,即原来道教领袖的地位。

最后一项是京中各宫观寺庙内所藏的经书,这个很棘手,朝廷方面也不敢动手处置,到底这些东西是正统还是非法,都得看吕维这个仙家的意思。他说没问题,这些经书就还是正统经典,他若不认可,那会引发极大的波动。

吕维可没能力编着逻辑严密又有思想深度的经典,也觉得这些经典、历代僧道笔记、藏书什么的应该对字典后续推演无极真气有所帮助,就做出批示:悉数运入天门内。

处理完这三份公文,吕维好奇询问:“在此之前,朝廷如何管理僧道的?”

卢象升双手捧着公文,端坐:“回禀仙家,自高祖皇帝以来,严禁僧道发展,历朝历代皆有管制。永乐年间严禁僧道修建庙庵;宣德年间勒令关卡河津,凡遇云游僧道,一律缉拿遣送原籍发问;成化年间勒令僧道父母在世无人赡养者,一律还俗奉养双亲;嘉靖年间清查庙庵,令壮年僧尼道姑还俗嫁人,抄没庙庵。大兴隆寺毁坏,勒令永不许修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隆庆年间,革正一真人名号,缴纳真人府印,只许世袭上清观提点一职。”

唔,在老朱家手里,老张家丢了世袭天师名号后,又把缩水的真人名号给丢了。

卢象升并没说万历年间又恢复老张家真人名号,有意筛选说:“至万历年间,革去万寿、广善二坛,使僧人戒法。又令五城御史查京中内外各寺观庵院、有游食僧道、驱令回籍、仍比照居民保甲法、置立油牌、开写年貌籍贯以便稽查。其有私自簪剃、及不穿戴本等冠服者、访拿治罪。”

“并重申洪武年间律例,使僧道亲至僧录司、道录司考核领取度牒,不得再使礼部刊发空印度牒于州府,再行那方便、滥发之事。”

卢象升最后说:“究治无良僧道,实乃大明立国以来之根本国策。仙家欲大治僧道,朝中无掣肘之说。”

吕维听了呵呵做笑,摆手示意卢象升、袁枢不要拘束,让他们品尝桑葚,笑说:“朝廷就不怕养虎为患?”

卢象升、袁枢两人拘束,议论正事时也没有边说边吃的习惯,袁枢笑着回答:“朝廷自然怕虎,可更惧仙家。”

吕维更是轻笑:“说的有理,你二人随意一些,真不必拘束。人世皇帝推崇苛严礼仪,以区分君臣有别,究其原因,不过君臣皆是凡人,只能以礼仪树立君威。而你我仙凡有别,于我眼中,你二人办好事情就是最大的谦逊,眼前吃喝礼仪,不过锱铢微末之事,随意些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袁枢、卢象升也只能硬着头皮伸手取拿桑葚,俱是感动。

袁枢递上自己的公文请求批示,并长拜顿首:“仙家,古有陆郎怀橘,外臣斗胆效仿,还请仙家成全。”

吕维不以为意,翻看公文,笑着说:“我还当是什么事,今后每月逢五、十之日,你二人都能拿一篮灵果回去。”

喜欢大朙药丸请大家收藏:大朙药丸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