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到方法了?”
于志宁看着易吟问道。
易吟点点头,道:“我们就只需要制出一套来,其余的用复印就行了。”
“复印?”
于志宁和孔颖达都看着易吟。
这是一个新词语,他们从来都没有听到过。
易吟点点头,道:“对,就是复印。”
按照于志宁和孔颖达对当前雕版印刷术的了解,还不存在复印这种技术。
难道,这又是易吟新开发出来的技术?
易吟知道于志宁他们不解,他看着于志宁道:“你们先跟着我把第一套制出来,稍后我再给你们讲。”
制作一套卷纸,在易吟的指导下,改进了一下印刷技术,实际花费的时间也就是两个时辰。
拿着这一套卷纸,易吟搬出来复印机,连接上电源,开始了复印工作。
当一张张卷纸从复印机里面飞出来时。
于志宁和孔颖达睁大眼睛。
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事情。
那一张张纸飞出来,整齐地落在一起,没有凌乱。
这种奇怪的现象,于志宁和孔颖达都感到奇怪。
同时也觉得这太先进了!
与此同时,也非常佩服易吟。
每一样新奇的东西,都能在易吟这里见到。
“易神医,这是什么东西?”于志宁忍不住好奇问道。
“这是复印机。”易吟自豪地回答道。
“复印机?”于志宁和孔颖达都围在复印机旁边,。
易吟解释道:“这种复印机,可以把这些东西自动复印出来。这样,就不用我们这么一份一份地制。”
于志宁赞道:“这东西, 比起易神医说的活字印刷术, 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了!比这个雕版印刷术的话,就更是天差地别啊。”
孔颖达点了点头, 道:“不错,易神医不愧是最有办法的人。”
易吟道:“两位大人不要这么抬举我,我会不好意思的啊。”
于志宁哈哈一笑,道:“易神医当之无愧!”
易吟也哈哈笑道:“那我会骄傲的啊!”
因为发明了电, 易吟的易和园是最先通电的地方。
除了那晚李世民最先之外, 再也没有第二人比易吟早了。
复印机的出现,接通电源之后就可以用了。而纸张系统也全部准备好。
五千套试题,易吟与于志宁和孔颖达三人,两台复印机, 玩耍着两个时辰就弄完了。
看着印制出来的试卷, 于志宁和孔颖达都叹为观止!
这么多套试卷,按照目前的技术,制作出来, 少说也需要一两月。
而易吟仅仅只是花了两个时辰就全部结束。
这种速度,无人能及!
但是,这还没有完成。
易吟看着于志宁和孔颖达,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试卷进行包装。”
“我们的考试,按照正常情况,一般是二十人在一间屋子里面,那就二十张二十张打包在一起。一套试卷有六张, 那一个考场里面, 就需要六包。”
易吟看着于志宁和孔颖达道:“这个不能理混了,要不然等到临场考试的时候, 无法调剂。”
孔颖达道:“那么, 我们每一包里面,就多放一张试卷在里面, 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