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称帝?
不行,得搞他!
然后,袁术势力覆灭,袁绍也在官渡步了后尘。
袁氏没了,汉朝最大的一个士族被搞死,多次大战下来,很多人也意识到了一问题,那就是争夺天下,咱家这个底子好像不成啊。
于是,大家开始重新洗牌,纷纷战队那些个他们觉得有希望争夺天下之主的诸侯。
又是一系列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下来,最后曹操、刘备、孙权登上了舞台。
三家势力坐在这个名为大汉的桌子上左右一个对视。
一拍手!
得,齐活了!
于是,公元220年,曹操病危,曹丕转手就废了汉帝,自己称帝建国,号魏。
那边的刘备一看,既然是三家争天下了,你这真当了皇帝,我不就成反贼了吗?
那不成!
我也要称帝。
可问题是,咱穷啊,就算称帝,貌似对自己也没什么帮助。
该怎么办呢?
刘备左思右想,最后灵机一动,在公元221年,以延续汉王朝为名借机称帝,国号仍然沿用汉,称之为蜀。
孙权呢?
他该怎么?
一张桌子上,总共三个人,两家当了皇帝,曹丕那是占据北方,有钱有人又有地,兵强马壮的,曹操死了,他儿子年轻。
年轻人不讲武德,把咱们的默契都丢了,硬要称帝咱也不敢说什么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刘备那个卖草鞋的是皇叔,他们刘家被曹丕灭了,他要报仇,延续他们刘氏的统治,这理由足足的啊。
一个实力强,一个名气正,可轮到他孙权这里,啥都没了。
论实力,他那里是曹丕飞对手?
论名气?
诶......
于是,公元222年,孙权在名义上降了曹魏,称做吴王、大将军,又是几番争斗,七年以后,曹丕病危,魏也开始了新权更替。
孙权发现机会有了,转年,也就是公元229,也称帝建国,号吴。
几十年下来,三家的势力盘终于稳定了下来。
接着就又是一轮勾心斗角的战斗。
你想想,这些年抢天下都来不及,谁还有心思去管海路?
扯个话题,大家现在看看北方的毛熊。
要不是连苏给他们留的底子够强,有谁会乐意搭理那群居住在西伯利亚那种寒冷地方的家伙?
网上的剑仙们不是还给他们封了一个什么战斗民族的称号?
真是有意思。
把话题抽出来,从东汉覆灭一直到三国,在大汉的周边。
像是带方、辽东、高句丽、海南岛、羌、蛮、胡等等等等,皆被吴蜀魏这三个家伙干过,而且结果均以胜利告终。
对了,其中当时日本的邪马台女王卑弥呼还被吓得赶紧派使者到魏表示臣服,最后被封了个“亲魏倭王”。
要知道,这可是吴蜀魏三国在内战不断的情况下,趁着相互之间休息的时候对外用兵。
就这,还都让他们给打赢了!
是不是完全可以说的咱汉也是个战斗民族?
但是!
战斗民族你也要有底子去打不是?
和“连苏”留给毛熊的底子一样,咱汉也给吴蜀魏留下了相当厚的底子。
汉朝兵锋在世界顶端坚挺了那么多年,甚至一直到汉朝灭亡后,连续上百年都是如此,这里面海上丝绸之路给汉朝带来的好处绝对是超乎常人的。
理清了思绪,朱业开始整理起了措辞,看看哪些该说的,将其整理了出来,然后开始给大堂内的众人一一做出解释和分析。
喜欢我在汉末举明旗请大家收藏:我在汉末举明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