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战争,双方各为其主,都在为自己一方争取优势而努力的奋斗着。
战场上错的不是统军大将,错的是发动战争的人。
是汉皇刘宏,是他自己!
卢植手下的士兵没有干什么杀民抵功之类的伤天害理的事,甚至在庐江前军先锋部队率先进驻刘家村时,还将原来刘家村的百姓给迁移到了最近的城池安置。
为的不就是防止战争来临之时,可能会对百姓带来的伤亡吗?
卢植只是执行刘宏的命令,出兵征讨朱业这个造反的反贼罢了。
作为左中郎将,这是卢植的职业,是卢植应该做的。
一团的惨状错不在卢植,在朱业。
想明白了这些的朱业又怎么还会去记恨卢植呢?
终究是各位其主罢了。
幸好,大炮初造,威力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远远比不上后世的炮弹。
卢植两米开外爆炸的炮弹对他造成得只是些皮外伤,然后被炮弹的震荡力给震晕过去而已,只要救治及时,还是能救回来的。
于是,朱业立刻下达了全力救治卢植的命令。
这才有了开始招降卢植的那一幕。
或许是大炮带来的潜威胁,也有可能是朱大忽悠描绘出来的东西太过美妙,最后卢植投降了。
此时黄巾起义轰轰烈烈的搞起,原来准备从北往南直击豫章的右中郎将朱儁所部改道向南夹击黄巾军去了。
卢植作为左中郎将,同时也是攻打豫章的重指挥,他的投降引发了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首先就是庐江军,庐江军被大炮轰击导致战斗落败,虽然被俘虏了不少,可也有部分残军顺利逃离。
相信等他们缓和过来以后,对于此刻已经没有炮弹的朱业一方来说,到时候肯定又少不了一场残酷无比的大战。
面对这种情况,尚在养伤的卢植当即起草了一封书信,然后彻底招降了庐江军。
不仅如此,丹阳军也在卢植可以行动以后,在卢植的命令下投降了。
还有九江和广陵,这两郡的水军刚刚乘船沿江而下,刚一下船,还没开始作战,就晕乎乎在卢植的命令下放下了武器。
真是渡江击贼几百里,结果摇身一变,敌军竟是我自己?
江夏郡的水军也没闹出什么大的波浪来,他们走水路避开了进攻他们老巢的二师,结果在彭泽、柴桑两县刚刚取得了一点优势,结果就收到了卢植让他们投降的命令。
江夏郡的水军统帅叫做孙佑,对此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愿意听从卢植的命令,还回信把卢植骂了一顿。
不过第二天孙佑却是来信,表示自己也愿意投降。
原因嘛......
朱胜啊!
江夏水军被孙佑带出来打豫章了,结果被走陆路的二师偷了家,而其他进攻豫章的军队又全部投降,面对两年夹击随时覆灭的危机,孙佑从心了。
至此,直到卢植身体恢复健康以后的半个月内,江夏、庐江、丹阳、九江、广陵五郡彻底落入了朱业的掌握。
喜欢我在汉末举明旗请大家收藏:我在汉末举明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