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乱世世道,想要取得成功,陈勐觉得自己后世中所知道的一句话十分适合用在这里,那就是“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陈勐十分推崇这句话。
活了两世的陈勐,在前来关羽军帐前,就已经想好了如何解决曹操这一路敌人。陈勐的心中所想的计策与关羽所说的计策不谋而合。
从黄巾起义跟随刘备从军以来,如今已经将近十年。关羽在这十年中成长飞快,而且关羽的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如今已经从一个猛打猛冲的战将,慢慢的变成了能统率一方的大将。
现在能主动的想出从兖州刺史那里动手,解决曹操这一路敌军,就很能证明,关羽已经开始全盘的考虑战场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上上策。
关羽见陈勐问自己,笑了笑,然后说道:“四弟想必早已心中有计策,如今却要来询问二哥。也罢,二哥就说一下自己的计策。
我们可以派一人前往兖州刺史那里,晓以利弊,然后与刘岱约定,一同出兵,共讨曹操。只是如今宪和不在这里,派何人前往刘岱处还需仔细斟酌一番。”
“北海国有一人,姓孙,名乾,字公佑。此人我在徐州时曾见过一次,颇具辩才。当初其前往徐州成功的说服陶谦出兵相助孔融,如今我们可以派此人前往刘岱处。”
“孙公佑?只是按四弟所说,此人现在是在孔融帐下,只是不知其是否愿意为我们效力。”
“孔北海此人声名显赫,学识渊博,为政期间也颇多善举,百姓都对其赞美有加。但是孔北海却并不会用人,北海国内一众能人志士都不在其帐下。那孙公佑若是有志向之人,定然也不会久居于孔北海处。
我们可以派人前往孔北海处,向其借孙公佑。孔北海为报答主公相救之恩,定然不会拒绝。那时,若是孙公佑愿意前来,这此事必成。”
“既然如此,就以此行事。”
~~
当孔融答应将孙乾借与陈勐的那一刻,陈勐就已经知道与刘岱相交,共同出兵征讨曹操一事,已经基本实现。
然而,糜竺此时的到来,让陈勐觉得此事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陶谦打算出兵兖州,糜竺将此事告诉了陈勐。原因是徐州境内到处流传着刘岱想要东讨徐州的事情,陶谦听闻此事后,大为恼怒,决定先下手为强,趁刘岱没有准备好时,就先进攻兖州。
东郡、徐州,这两处地方,陈勐不信这个刘岱会愚蠢到去攻打徐州的地步。
但,此事却给了陶谦一个合适的出兵理由。
如今刘备正在豫州那里,替陶谦攻占豫州。陶谦并不担心,刘备攻下来豫州后,会将豫州占为己有,若真是这样,刘备就将会被天下人所唾弃。
因为在陶谦的不断宣传下,天下人都已经知道,刘备攻取豫州是之前与陶谦结成同盟时,自己答应的条件。只要刘备不想做一个伪君子,那刘备就是再贪恋豫州,也不会将豫州据为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