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幸之?这些传言,杨爱卿可曾听说过?”
此时在这御书房外的凉亭中,皇帝正坐在上首,脸庞隐没于帽檐的黑暗中,看不清表情,而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正摆着一道油炸蝗虫,显然是御膳房的御厨照着宫外传来的消息,仿造而成的。
在桌子另一旁,一道身影正站在此处,神色恭敬,他面向皇帝的方向说道:“陛下,臣听过。”
听见杨晓的回答,皇帝语气不定地说道:“如此看来,曹卿家倒是得人心啊。”
杨晓闻言,佯装不知所以,附和着皇帝说道:“陛下所言不错,此前抗击匈奴一战,虽说那位名叫岳飞的将军功勋卓着,但曹大人能够从万军中将他选出来,并且委以重任,这也表明曹大人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眼光。”
觉察到皇帝释放出的气压有些低,可杨晓却依旧自顾自地说道:“再加上岳飞将军不知所踪,所以百姓大多将这抗拒匈奴的功绩记在曹大人头上。如今曹大人又能为了百姓殚精竭虑,竟是钻研出了蝗虫的吃法,这可真是天大的功绩啊。”
“说的真好,”
皇帝的语气有些冷,他指着面前金黄色的蝗虫说道:“你也认为这东西是曹贺做出来的?”
杨晓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臣以为是这样。”
“虽说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油炸蝗虫是出自曹大人之手,但那些传言想来不会是空穴来风,更何况正如那些传言中所言,以那莫泽的年纪,能够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已经是难能可贵,又怎么可能是这样一个全才?相比之下,若是这些东西出自曹大人之手,反而更有可能。”
说着,杨晓还用一副赞叹的语气说道:“而且还有一点,可以佐证臣的猜测。”
皇帝冷然道:“说。”
“陛下可曾记得这些传言之中,有一条消息是说,这莫泽早在几天之前就将他能减缓蝗灾的消息传出,如此一来,似乎可以表明曹大人与这件事情无关。”
杨晓嘴角一弯,勾勒出一抹不知道是什么意味的笑容。
“可是臣恰好在那一天见到莫泽从曹大人的府宅中走出,若是其中无甚关联,为何会这么巧,莫泽在那一天去拜见曹大人呢?所以在臣看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曹大人高风亮节,想要提携莫泽的这个晚辈后生,所以才将这些功绩全都堆到他的身上。”
“若是如此便好了,就怕以后有人故意提起此事。”
皇帝淡漠的声音突然响起,这却让杨晓心中一乐。
将这油炸蝗虫和曹贺扯上关系自然是他的手笔,此前他虽是被自己手底下的仆人给坑了,但这丢的面子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如今这么好的机会,他又怎么可能错过?
此事他做的并不隐秘,但却很巧妙。
因为他所说之事无一虚构,所有的一切都是事实,都是合情合理的推理,如此一来,即便日后有人发现这事儿是他干的,又能如何呢?
曹贺高风亮节不假,可杨晓也只是因为敬佩对方的品行,所以才不想让这样一个人做了好事而不得到赞扬,而他所做的,也只是让人将自己的推测说出去,有什么错吗?
可事实上,杨晓这一番合情合理的举动,却能够在皇帝这里,起到恰恰相反的效果。
你前一脚才和商贾勾连,为了一点利益与同朝为官的朝廷大员发生冲突,污了自己的名声,可是这一扭头又去搞什么为国为民的好东西,这是干什么?向别人表明你之前做的一切都是被迫吗?
而且这一手含而不露,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计谋呢?
正如皇帝所言,此时隐而不发,是准备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昭告天下你的曹贺的功绩吗?在那个时候你准备干什么?造反吗?
早已经功高震主的曹贺本就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此时随着油炸蝗虫的事情发生,不管这东西到底是不是曹贺的主意,只要这东西和他有一点关联,皇帝都不会轻易放过。
显然,现在的他已经开始在意,而且是十分在意。
皇帝看向杨晓,语气依旧冷淡:“朕知道这里面有卿家的动作,之前那一番话,朕也知道卿家是有意说给朕听,但朕并不准备追究卿家的罪责,可知为何?”
杨晓心中一动,虽然他知道此事不会伪装太久,但皇帝的表现也太过直白了一些。
“臣不知。”
皇帝淡淡地瞥了杨晓一眼,接着说道:“卿家如此说,那朕就当卿家真不知道。”
皇帝站起身来,看着亭外的风景说道:“曹爱卿是一个好官,也是一个好的将帅,但是很可惜,他并不是一个好的臣子。”
“朕可以容纳心直口快的直臣,可以容忍偷奸耍滑的奸臣,只要他们心里记得朕,能够替朕治理天下,朕都可以放任他们,给他们想要的东西。”
说着,皇帝回过身来看着杨晓,面容冷漠:“但是朕不能允许一个权臣出现,因为这事关皇家威严。爱卿,你现在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