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易逝,转瞬而已。
朝廷有令,官府自然不会怠慢,眼瞅着官府来人已至府上,莫泽却提不起太大的兴趣。
他虽曾见过,有人参加自己的追悼会,但是他却未曾想过,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他自己身上。
而当莫泽犹豫之际,这莫府大厅之中,却是热闹异常。
作为汴都有名望的家族,官府自然不会派遣一些无名小卒前来收纳悼词,加之莫灵交友四方,与那汴都府尹黄粱亦有交集。
或是念及这份情谊,今日汴都府尹更是亲自带人抵达莫府,收纳佳作,这自是让莫府上下无不闻风而动,对其殷切相待。
毕竟自古以来,民不与官争,莫家虽底蕴不弱,但汴都府尹也与其他府尹不同,在这位父母官面前,莫家的家世,根本不值一提。
黄粱坐在大厅上首,看着院落中的人影,笑着说道:“莫兄家中人丁兴旺,倒是羡煞旁人啊。”
莫灵虽也带笑,却是言语恭敬地说道:“黄大人谬赞,不过是些顽劣子弟,当不得黄大人如此夸奖。”
旁人以为黄粱是与他有交情才会来到莫家,可实际上莫灵自己却清楚,对方不过是想要躲清闲而已。
毕竟小小的莫家,不会给黄粱产生什么压力。
“你这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若是与那威名赫赫的岳将军相比,你这府中的子弟自然是不值一提,可若是与寻常百姓家的孩子相比,他们自然算得上是少年英才。”
“黄大人说得是。”
“罢了,坐着也是无聊,本官就出去看看,是否能撞次大运。”
说着,黄粱起身离座,来到院落之中。
他随意地指向一名青年说道:“此番祭奠岳将军,你可有诗作?”
“有!”
忽地被黄粱指中,青年还以为自己某些不为人知的才能被对方发现,于是大声朗诵道:
“大光列军北道边,踌躇难展一夫关。”
“岳飞突如耀阳出,灼尽匈奴人未还。”
“大人以为如何?”
黄粱皱着眉头听完,也不做评价,而是指向另外一人,“你来。”
“岳飞如鸿鹄,展翅而高飞。”
“匈奴似草寇,风起自然平。”
听完此诗,黄粱依旧是皱着眉头。
莫府毕竟是商贾出身,这诗词歌赋着实是有些不堪入目。
一旁的莫灵见状,倒是淡然,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这些年来他也在想办法提高莫家的文化底蕴,但具有如此开阔眼光终究只有他一人而已,旁系子弟不愿苦学,他又能如何?
不过他倒也不担心黄粱因此事怪罪,毕竟朝廷此次下令,本就犹如大海捞针,其中有些砂砾,自是正常。
黄粱目光一转,却是注意到了这院落中的一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