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大宋的四大宗教(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佛道两门在政治上也有极大的区别,佛教的教义尽管经历了中原的本土化过程,但是一些思想还是和传统的忠君思想格格不入。

中国古代根深蒂固的儒家倡导忠君至孝,但佛教提倡今生来世,对现世是淡漠消极之情绪,出家便是不忠不孝之举!

而道教做为本土宗教,和儒家思想更加接近,也更能满足统治者需要。

虽然赵努力的打击佛门,但结果依旧是佛门信众和僧人要远比道门的多得多!

不过赵祯还有一个对付佛门的大招没有放出,“烧戒疤”,唐宋时期的僧人是不用烧戒疤的,这也不是佛门制度,佛教到了中原后有许多改良,天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可以食肉,而到了中原便不能。

当然,这一条规矩有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僧人都遵守,酒肉和尚在大宋并不少见,但烧戒疤的却是无有一例。

若是赵祯下旨,要求所有僧人必须受戒烧疤,那就是给所有僧人留下了特殊的印记,一辈子也无法消除。

吃酒吃肉难,还俗结婚更难,如此一来和尚的数量必定极具减少,当然随着大宋国力的进步,相比乱世僧人的数量本就在减少。

宗教数量的增加,使得赵祯也开始着手制定更加严格的宗教政策,在华夏这片依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文明中,宗教永远要为统治者服务。

限制传教,最根本便是在公开场合不允许传教,就这一招便能在这个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时代极大的限制宗教的传播。

那传教的地方只能在寺庙之中,这样既给了大宋百姓自己选择信仰的权利,也限制了宗教的传播速度,无论是对佛教,还是会天主教都是极大的打击。

至于***教的传教方式………虽没有天主教那般积极,但却有着另一个特性,极少容易脱离和颠覆。

赵祯看过《古兰经》的译本,其中有几句话醒目:“你应当信赖真主﹐你确是据有明白的真理;我只本真理而降示《古兰经》﹐而《古兰经》只含真理而降下。我只派遣你做报喜者和警告者;真理是从你的主降示的﹐谁愿信道就让他信吧﹔谁不愿信道就让他不信吧。”

穆圣曾经说:“你们应当用优美的语言去宣传你们的信仰”。

看,这些东西是多么的人性化!

这一点和华夏的基本礼法思想相违背,赵祯只要稍稍限制,***教便无法在大宋境内有效传播。

但“信仰的圣战”最终还是找到了大宋,找到了赵祯。

喜欢宋缔请大家收藏:宋缔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