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唱词的方式教化百姓,你这皇兄的想法倒是有趣。”楚瞻的话里带着轻笑,如泉鸣般悦耳。
梁荃的反与他应截然相反,冷笑出声道:“他倒是了解我那父皇。他平生之愿便是希望这南梁的臣民能受礼乐教化,个个识文断字。只是,让蔓姬负责此事,倒真是大胆。”
那可是坊间女子。
与贵族子弟的爱慕风雅不同,寒门学子一向自视清高,又怎会让自己的词赋之作经由一个优伶之手改编甚至传唱呢。
何况,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
二皇子府内,梁墨正召集府中门客商讨诵词堂一事。
“京都内的筹办已经正在进行了,但地方上得有人去监察,不知诸位可有举荐人选?”
汴京毕竟是天子脚下,这里的一举一动,梁王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京都内的各项事宜梁墨要亲历亲为,自然无暇顾及地方上的事。
一门客思忖片刻,提议道:“以往此类文学盛事虽由陛下亲自主持,但各项事宜都是由翰林院中人从旁协助。翰林院中人于此类事倒是经验颇丰。”
翰林院。
梁墨想起自己收到的信涵中就有位翰林院中人,信中的那张一万两银票倒是让他印象颇深,“尔等觉得公良絮此人如何?”
公良絮在翰林院中一向不受重用,梁墨此刻突然提起,在场门客一时接不上话。
倒是梁墨的随侍开口道:“此人乃寒门出生,家境贫寒,一心求取功名,多次落榜,于五年前进士及第。倒是个有能力的,但是看重钱财,不得翰林院那些老学士的眼,反倒不受重用。”
梁墨转头看了随侍一眼,唇角的笑有些意味不明:“你知道的倒是多。”
随侍有条不紊的答道:“殿下收到信涵后,我便让人去将信涵内相关人等的背景来历查了一遍,谨防有失。对了,这位公良学士与赵墨轲将军府的小姐有姻亲。”
“赵墨轲将军,这位可是风头正劲的人物啊。”接手了京都城防军的赵墨轲,他正愁不知如何搭上这条线呢,“看来这位翰林学士是不得不见了。”
“可要小人为您传召?”
“不,我要亲自去翰林院一趟。”
皇宫内,翰林院。
翰林学士公良絮正在翻看南梁历年文学活动纪要。
赵墨轲将军在接手京都城防军当日,他便备了大礼前去道贺,以求亲家提携。虽然文武大相庭径,但他这里面在翰林院混得着实窝囊,就前去碰碰运气了。
不曾想赵将军真的给他指了条明路,如今二皇子全权负责诵词堂一事,正是用人之际,他定会找上翰林院,让他毛遂自荐,先做这敲门砖。
“小婿在翰林院籍籍无名,怎得殿下青眼呢。”公良絮面容愁苦的说道。
赵墨轲安抚道:“你虽无名,但与赵府有姻亲,要在汴京开设诵词堂,少不得要京都防卫军从旁协助。如今二皇子权势滔天,老夫也想攀上这层关系。”
说罢,他拍了拍公良絮的手,将一个信封放到他手中,“这是亲家的一点心意。”
公良絮回府一看,里面竟是两万两银票。
喜欢燕燕于飞远送于南请大家收藏:燕燕于飞远送于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