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30章 普慈天钦(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华夏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又一处地方,被外界称为世界屋脊,那便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有着世界上最蔚蓝的空,也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峰,同时青藏高原上还有着兴盛的藏传佛教文化,几乎每一个藏民,都是忠实而又虔诚的佛教信徒。

青藏高原是宗教信仰密集的地区,除了有着像布达拉宫这样的千年寺庙外,青藏高原高原上有着大大的寺庙三千余座,每一座寺庙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座寺庙至少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底蕴。

青藏高原上,喀喇昆仑山口,半山腰上有一座不起眼的寺庙。这座的寺庙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寺庙依山而建,全部由大石头堆砌而成。没有人知道这座不知名的寺庙始建于哪个朝代,就算是附近的老牧民也不知道,他们只是记得在他们还是孩童的时候,这座寺庙就已经存在了,历经无数的风吹日晒,雨打雪埋,这座寺庙依然屹立在半山腰上不倒。

山下便是一片辽阔的大草原,碧绿的草原上点点杂色点缀期间,那是牧民们搭建的帐篷,一个流动的家。大草原上牛群、羊群、马群在悠然的啃着青草。蓝、白云、牛羊,勾勒出一副美丽的塞上风景图画。

寺庙里只有两位仁波切,一位是主持宗赞乌哲,还有一位是宗赞乌哲的弟子,叫普慈钦。

主持宗赞乌哲还是一名藏医,一生救死扶伤、救人无数,而今年岁已高,已经不能像青壮年时期那样外出行医宣扬佛法。不过座下的弟子普慈钦继续了师父的衣钵,对于有困难的牧民也是有求必应、分文不取。正因为如此,这座寺庙虽,但是却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声望,受到牧民的爱戴和敬仰。喀喇昆仑山口的牧民都叫宗赞乌哲的弟子为“普慈钦”或者“普慈钦仁波潜。

“普慈”又称普慈观音,乃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相传普慈观音头戴冠,身披衣,立於山岳之上。普慈是普遍施予众生慈悲的意思,是称赞观音功德的法相,从高峰向下看凡间,代表普慈观音的威德与慈悲,普及大地,救渡之心遍及众生。

而周围的牧民把宗赞乌哲的弟子称为“普慈钦”,表达了对宗赞乌哲师徒二人崇高的敬意和爱戴。据在普慈钦出生的那,窗外祥光漫,屋内满室异香,更有乡邻听到空中传来了梵音吟唱。宗赞乌哲适逢碰到,知道这孩子极有可能是佛陀转世,在普慈钦三岁的时候,宗赞乌哲便服他的父母,将普慈钦收为弟子。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普慈钦继承了师父的衣钵,资聪颖的他不仅佛法高深,一身医术更是炉火纯青,还有着悲悯饶慈悲之心,牧民见到他无不尊称一声普慈钦仁波牵

这中午,普慈钦和师父在寺门前的一块石头上晒着太阳,品着酥油茶。远远看到山下来了一个妇人,正在一步一步朝着寺庙方向走来。

普慈钦对宗赞乌哲道:“师父,山下有个人在向我们这边走来,看着好像是央金。”

宗赞乌哲道:“钦,你看清楚了吗?确定是央金?”宗赞乌哲毕竟年龄大了,不免老眼昏花,只好向钦求证。

待得那妇人走的近了,普慈钦看的真切,来人确实是央金无疑。普慈钦肯定道:“师父,我看清楚了,来人确实就是央金。”

宗赞乌哲道:“央金大老远过来,看来是找你有急事,钦,你下去问问吧?如果真的是找你有急事,就随她去看看。”

“好的,师父,那我去了,您保重。”虽然普慈钦看到央金在向这边走来,但是在高原上没有什么遮挡物,视野比较开阔,看似不远的距离,却要走好久才能到达。央金这是在往上爬坡,加之年纪较大的缘故,要来到宗赞乌哲的寺庙里就会更为费时了。正因为这样,宗赞乌哲才会对钦那番话。钦正值年富力强,走的又是下山路,如果央金找他是有急事,自然可以节省下许多宝贵的时间。

宗赞乌哲看着徒儿走下山去,一个人静坐着也倍感无聊,没多久便也转身返回寺庙里去了。

普慈钦和央金两人相向而行,很快央金也看到了普慈钦走来。央金对普慈钦挥动着手臂大声喊道:“仁波切,普慈钦仁波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