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站了一会,方才回去。
那李大海带着她姐妹下了山,到了江心家。
江河里屋听见女娃喊“江心”,又听见大海声音,从窗户看了一眼,方知大海是易容了。
于是笑迎了出来,道:“是大海啊,我说呢,这是怎么回事?要出远门这是?”
大海笑回:“送两个妹妹出去一趟,算是探亲吧。扮一扮,方便。
“也不知江心告诉你老了没有,等我日后跟你老细说。”
江河笑道:“她哪说什么了?”
青竹、惊雪忙上前行礼拜年问好。
江河笑呵呵道:“好好好。果然,到底与别家女孩儿不同。
“到底是一表人才。——额,前几天江心也跟我说了,谢谢你们给爷爷带酒来。”
青竹笑道:“爷爷客气了。江心、江岸呢?”
江河笑道:“大清早两人扛着锄头,挑着簸箕,拿着砍刀出去了。
“说什么要开片荒来种地,也是够他们闹的。”
大海笑道:“大过年的不歇着,怎么还忙起农事来了,她几时还会这些?”
江河道:“谁知道呢,不过心血来潮,随他们去吧。来,屋里坐。”
大海方笑道:“不坐了,我用下船送她们出镇子去一下。”
江河道:“这就要走?那行,那爷爷就不招待你们了。路上要注意安全,回来了,常到家里玩。”
惊雪、青竹欢喜答应着,兄妹便辞过江河出来。
姐妹二人头回坐船,自是欣喜。
一会儿站起来看两边往后轻掠过的山水景致;
一会儿又蹲下去伸手划起水花;
一会儿又问大海各种问题。
船出远后,又起身看着渐离渐小的梅山。
船进了内城河码头,码头这里寂静无比。
大海将船泊好,让她二人进船屋扮上面具。
两人却只取了面巾系上,说:
“谁还认得出?他们就见过一面,不会轻易就认出来的,你们太紧张了。”
说着已蹦上岸去。
大海只得忙跟了上去,带她两人往镇子里走。
惊雪、青竹四处看了看,问:“大海哥,怎么感觉镇子也不是很热闹?不是说很热闹的嘛?”
大海笑回:“都在家过年,出来的人自然少了些,过几天就热闹了,元宵会更热闹。”
此时虽不大热闹,也并不影响姐妹二人的兴致,在街上欢快游逛起来。
看见这个用的也想买,看见那个吃的也想买,见了这个也问一问,那个也问一问。
半日,买了几串糖葫芦,取了五十两银给人家就走。
大海忙叫住,拿回银锭,自己取了铜钱给人家,笑道:
“能有多少钱够这样使?人还没有出镇子呢,钱就花光了。
“得问问人家东西多少钱,给多少,找多少。
“知道五十两能买多少串糖葫芦吗?”
青竹道:“多少呢,挑快大的体面点嘛。”
大海听了,轻轻挠了挠贴脸上的胡须,说道:
“这话讲的,体面也不能这样体面。我给你算算,这大概能买??十五万一千零七串。”
青竹皱了皱眉道:“不对,按你付的钱算,应该是,十五万一千零八串,四舍五入嘛。”
大海笑道:“你倒猴精了起来。
“反正花钱要俭省着些,这么多糖葫芦能把你俩的屋子塞得满满当当的了。”
青竹笑道:“没事没事,一回生,二回就熟了。
“哪有比花钱更容易学的事情,现在不就会了?”
大海道:“就你聪明。走吧,咱们先去置办车马。学会了驭马再随你们逛。
“为了安全起见,左右是在镇上住一晚,明早你们再出发。
“免得你们头天出远门就要在路上露宿。”
说着便往车马行当去,姐妹俩兴致勃勃的挑了一匹马。
还取了个名就叫“糖葫芦”,小名叫它“小芦”,惹得人不觉好笑。
两人跟着伙计在院里学了几圈,倒也不觉得难。
便又请教了些怎么照顾马匹的话,不一细述。
三人出来吃了午饭,大海就在对面给她二人定了客栈落脚。
惊雪见时候不早了,便让李大海先回去,说:
“回去晚了,婶娘他们要挂心,估计揪心等你回复呢。我们住一晚,明早动身。”
青竹道:“还有一会儿买些糖葫芦、糕点带回去。
“一份给江心、江岸;一份带回家,就说我们买的。”
大海笑道:“知道了,另外,可别贪玩忘了正事。
“路上耽误不得,径直往须弥山去。
“这也是大伯和叔要我万万嘱咐你们的话。”
姐俩道:“自然的,生死大事岂能马虎,放心。”
于是再送大海出来。
临别,难免再千叮咛万嘱咐了她俩些话,两人都一一答应着。
大海方才登舟返程,不在话下。
惊雪、青竹架着马车,慢慢在街上游着。
之后又置办了些东西,其中购了一袋豆料给糖葫芦。
又买了两个葫芦——一个装水用,一个装酒用。
另买了个大瓢,说给小芦喂水喂料时方便,店家只暗笑她二人心智痴傻。
二人又顺嘴打听了句:
“不是许多江湖人到了此地嘛?怎么街上一个没碰着?”
店家只笑回:“年前早离开了。”
姐妹俩听如此说,倒宽了些心。
到了次日大早,二人方动身北上。
因第一回出远门,也不敢在路上多做流连。
只午时在路边小店稍做休整便继续赶路,天黑前赶进了阆阊城。
喜欢须弥小传请大家收藏:须弥小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