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红军宣布接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这使得日军非常着急。
他们早知道红军的战斗力和抵抗意志是远高于国军的,如果上海战事拖延过久红军被调到河北甚至上海前线,要解决问题就更困难。
在收到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的继续增援请求后,第三批援沪部队的计划又摆上了桌面。
这次的兵力最初设想是三个师团及一个重炮旅,但是这件事遭到了作战部长石原的强烈反对。
他认为往中国派遣更多部队只能使日军深陷泥沼,而失去了对苏、对英美作战的资本。
陆相杉山在主战派强烈要求下压制了石原的意见,最终除上述部队外,决定集中兵力先解决上海问题。
由于上海接近南京,在这里击败中国军队以后能够迫使国民政府迅速投降,所以主战派认为现在上海要比华北重要得多。
于是陆军决定增调原准备前往华北的第十六师团(京都师团)和从台湾守备队抽调、台湾当地人为主组建的重藤支队(旅级)前往上海。
事情到这里为止,可以说上海已经吸引了接近十个师团的日军,当时日本全国常备军只有十七个师,国民政府诱敌分兵的作战计划已经成功。
但是南京这边似乎杀红了眼,并未及时安排部队理性地退到筑垒地带执行后期防御,而是仍然命令将士们冒着敌方不断增强的炮火继续进攻。
上海郊区一片废墟,到处是累累尸骨。
“在敌人的火力极占优势的情况下还保持进攻态势,南京这是要做什么?”
叔仁不解。生活在虹口日占区,每天看到、听到的新闻都是又有多少中国军倒在弹雨中,他感到烦躁和愤怒。
“也许……统帅有统帅的想法?”大卫想安慰他。
“屁个想法,我看他是老毛病又犯了!”叔仁怒骂。他打心底里痛惜那些从全国各地调来“抗日”的军队,毫无防备地被消耗在日军阵地前。
日军第三批增援部队的编制、出发日期中田已经及时送到,这令叔仁惊讶而敬佩。
电报发出去,陕北回复:感谢及时的消息,向你们致敬!这让他心里好受许多,毕竟自己还是为抗日做贡献了。
这期间他只冒着枪林弹雨去看了一回红菱,不过江湾登陆后国军后撤,日军腹背受到的威胁大大解除,枪声主要来自于西、北方向,而且明显离得远了。
叔仁今天又去看了红菱一回,然后买些吃食送给付洁和蔡秘书,这才上车对舒龙说:“我自己开吧,你去查看下码头那边咱们的仓库,还有往租界和闸北的路通不通?”
“好,之后我去你家?”
“不,我先去陆战队司令部附近转转,然后打算去看看办公室的情况。你来和我会合,咱们一起回去。”
舒龙让他自己多小心些。和他分手后,叔仁驾车一路往北。他开得不快,一是路上障碍物、碎砖到处都是,同时也为的注意观察街道两边情况。
“妥嘛睐(日语:停车)!”一个日军军官忽然在路边招手并大喊了声,看车子停稳,笑嘻嘻地大步过来:“哈哈,这不是叔仁君吗?”